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通信论文--移动通信论文

移动通信基站的邻避效应及其冲突化解研究--以福州市为例

中文摘要第2-3页
Abstract第3页
中文文摘第4-9页
绪论第9-21页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10页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7页
        一、国外研究综述第10-13页
        二、国内研究综述第13-17页
        三、研究述评第17页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7-19页
    第四节 创新点与研究难点第19-21页
第一章 基本概念的界定及相关理论基础第21-27页
    第一节 基本概念第21-24页
        一、邻避及邻避效应第21-22页
        二、邻避设施第22-23页
        三、移动通信基站第23-24页
    第二节 理论基础第24-27页
        一、风险社会理论第24-25页
        二、协商民主理论第25页
        三、善治理论第25-27页
第二章 移动通信基站的建设与冲突—以福州市为例第27-41页
    第一节 福州市移动通信基站建设的基本情况第27-30页
        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情况第27-28页
        二、移动通信基站的建设情况第28-29页
        三、推动基站建设的相关政策法规和文件第29-30页
    第二节 福州市移动通信基站建设的矛盾现状第30-34页
        一、总体趋势第30-31页
        二、案例描述与统计第31-34页
    第三节 福州市移动通信基站建设的现实冲突—以“福州市名桂佳园业主反对将4G基站装在楼顶”事件为例第34-37页
        一、事件回顾第34-35页
        二、案例解读第35-37页
    第四节 移动通信基站冲突的邻避特征第37-41页
        一、建在自家后院无法避免第37-38页
        二、设施具有一定负外部性第38-39页
        三、需求与诉求具有矛盾性第39页
        四、冲突多且呈增长趋势第39-41页
第三章 移动通信基站建设产生邻避冲突的原因分析第41-49页
    第一节 社会层面第41-43页
        一、公民权利意识的不断提升第41-42页
        二、社区压力与从众性“邻避”传递第42-43页
        三、社会信任缺失与无效沟通第43页
    第二节 政府层面第43-46页
        一、治理理念的唯科学理性第43-44页
        二、法律法规的冲突与不完善第44-45页
        三、办事效率低下与监管力量薄弱第45-46页
    第三节 市场层面第46-49页
        一、信息共享机制缺失,公众参与不足第46-47页
        二、缺乏行业自律精神,违规建站问题突出第47-49页
第四章 化解移动通信基站建设邻避冲突的福建经验与对策建议第49-61页
    第一节 福建省化解基站邻避冲突的经验第49-52页
        一、地方立法先行,切实保障基站建设第49-50页
        二、发布专项规划,推进共享共建工作第50-51页
        三、强化要素保障,纳入城市总体规划第51-52页
    第二节 进一步化解基站邻避冲突的建议第52-61页
        一、从我怕到我不怕:风险认知第52-54页
        二、从对抗到合作:协商民主第54-57页
        三、从管制到共治:协同治理第57-61页
结论第61-63页
参考文献第63-71页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第71-73页
致谢第73-75页
个人简历第75-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媒体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影响研究
下一篇:弹幕视频学习效果及其影响因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