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20页 |
1.2.1 地层沉降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2 断层破碎带涌水突水机理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2.3 下穿施工要求 | 第15-16页 |
1.2.4 富水软弱破碎带等不良地质体探测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1.2.5 开挖方法研究现状 | 第17-20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21-24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21-22页 |
1.4.2 技术路线 | 第22-24页 |
第二章 公路隧道下穿输水隧洞工程难点及影响因素分析 | 第24-61页 |
2.1 公路隧道下穿输水隧洞工程难点分析 | 第24-29页 |
2.1.1 东部过境高速公路连接线工程概况 | 第24-25页 |
2.1.2 公路隧道下穿输水隧洞段工程难点 | 第25-27页 |
2.1.3 下穿输水隧洞段公路隧道设计概况 | 第27-29页 |
2.2 输水隧洞概况 | 第29-31页 |
2.2.1 输水隧洞工程概况 | 第29-30页 |
2.2.2 输水隧洞沉降控制要求 | 第30-31页 |
2.3 数值模拟原理 | 第31-36页 |
2.3.1 常用本构模型 | 第31-34页 |
2.3.2 数值模拟基本假定 | 第34-35页 |
2.3.3 边界条件 | 第35页 |
2.3.4 数值模拟参数选取 | 第35-36页 |
2.4 下穿工程影响因素分析 | 第36-59页 |
2.4.1 不同水平净距影响分析 | 第36-40页 |
2.4.2 不同埋深影响分析 | 第40-50页 |
2.4.3 不同地质条件影响分析 | 第50-59页 |
2.5 小结 | 第59-61页 |
第三章 富水不良地质体超前探测 | 第61-72页 |
3.1 概述 | 第61页 |
3.2 高密度电法测试 | 第61-67页 |
3.2.1 测试原理 | 第61页 |
3.2.2 排列方式选取 | 第61-63页 |
3.2.3 测试工作开展 | 第63-67页 |
3.3 资料处理及成果分析 | 第67-71页 |
3.4 小结 | 第71-72页 |
第四章 公路隧道下穿输水隧洞开挖方法对比优化及监测分析 | 第72-118页 |
4.1 概述 | 第72页 |
4.2 开挖方法比选 | 第72-102页 |
4.2.1 开挖方案及施工顺序 | 第72-75页 |
4.2.2 数值模拟方案 | 第75-78页 |
4.2.3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第78-102页 |
4.3 双侧壁导坑法开挖关键工序分析及优化 | 第102-109页 |
4.3.1 关键工序分析 | 第102-104页 |
4.3.2 开挖关键工序优化 | 第104-109页 |
4.4 公路隧道下穿输水隧洞施工监测与分析 | 第109-116页 |
4.4.1 监控量测目的 | 第109-110页 |
4.4.2 监控量测项目及方法 | 第110-111页 |
4.4.3 测点布置 | 第111-112页 |
4.4.4 监测数据分析 | 第112-116页 |
4.5 小结 | 第116-118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18-121页 |
5.1 主要结论 | 第118-120页 |
5.2 研究展望 | 第120-121页 |
参考文献 | 第121-126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126-127页 |
致谢 | 第12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