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7-23页 |
1.1 引言 | 第7页 |
1.2 异吲哚啉羧酸酯衍生物在医药和化工领域中的应用价值 | 第7-15页 |
1.2.1 新型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 第7-9页 |
1.2.2 新型利尿剂 | 第9-11页 |
1.2.3 新型多药耐药性逆转剂 | 第11-13页 |
1.2.4 异吲哚啉有机颜料 | 第13-15页 |
1.3 合成异吲哚啉羧酸酯的文献方法总结 | 第15-18页 |
1.4 绿色化学 | 第18-20页 |
1.5 微波辐射 | 第20-23页 |
1.5.1 微波在化学中的应用 | 第20-21页 |
1.5.2 微波有机合成技术 | 第21页 |
1.5.3 微波作用机理 | 第21-23页 |
第二章 课题设计 | 第23-29页 |
2.1 引言 | 第23页 |
2.2 选题依据 | 第23-25页 |
2.3 研究内容 | 第25-27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7-29页 |
第三章 实验药品和仪器 | 第29-32页 |
3.1 药品来源及规格 | 第29-31页 |
3.2 实验分析方法与仪器 | 第31-32页 |
第四章 底物的制备 | 第32-46页 |
4.1 引言 | 第32页 |
4.2 底物2-溴-2-(2-溴甲基苯基)乙酸酯的制备 | 第32-39页 |
4.2.1 以2-甲基苯乙酸作为起始原料制备目标底物 | 第32-33页 |
4.2.2 以2-甲基苯甲醛作为起始原料制备目标底物 | 第33-39页 |
4.3 底物2-溴-2-(2-溴甲基芳基)乙酸酯的制备 | 第39-44页 |
4.4 其它类型底物的制备 | 第44-45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五章 异吲哚啉羧酸酯衍生物的合成 | 第46-57页 |
5.1 引言 | 第46页 |
5.2 传统方式与微波辅助合成异吲哚啉羧酸酯对比 | 第46-48页 |
5.2.1 传统方式合成异吲哚啉羧酸酯 | 第46-47页 |
5.2.2 传统方式与微波辅助合成异吲哚啉羧酸酯对比 | 第47-48页 |
5.3 微波辅助N-杂环化反应条件的选择与优化 | 第48-51页 |
5.3.1 溶剂的选择 | 第48-49页 |
5.3.2 碱和温度的选择与优化 | 第49-50页 |
5.3.3 配料比的选择 | 第50-51页 |
5.4 微波辅助异吲哚啉羧酸酯衍生物的合成 | 第51-55页 |
5.5 结果与讨论 | 第55-56页 |
5.5.1 实验现象与结果分析 | 第55页 |
5.5.2 反应机理 | 第55-56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六章 论文结论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第61-62页 |
附录 部分代表性化合物的~1H-NMR 谱图 | 第62-67页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