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7-15页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7-8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7-8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8页 |
1.2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8-11页 |
1.2.1 人口老龄化及空巢老人 | 第8-9页 |
1.2.2 机构养老、家庭养老、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农村居家养老 | 第9-11页 |
1.3 研究的基本思路与基本方法 | 第11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1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1页 |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第11-14页 |
1.5 本文的创新点 | 第14-15页 |
2 农村居家养老的必要性分析和可行性分析 | 第15-21页 |
2.1 农村居家养老的必要性分析 | 第15-17页 |
2.2 农村居家养老的可行性分析 | 第17-21页 |
2.2.1 农村居家养老的费用相对较低适合农村经济发展水平 | 第17-18页 |
2.2.2 传统家庭养老方式的弱化为居家养老的发展提供了内在动力 | 第18-19页 |
2.2.3 民生改善为建立农村居家养老提供了外部环境和历史机遇 | 第19页 |
2.2.4 服务和技能需求不高,增加了农村居家养老的可行性 | 第19-21页 |
3 农村居家养老需求的现状调查 | 第21-30页 |
3.1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 第21-25页 |
3.2 调查对象及子女的经济状况 | 第25-27页 |
3.3 调查对象的居家养老需求情况 | 第27页 |
3.4 调查对象的居家养老付费意愿状况 | 第27-29页 |
3.5 调查对象对居家养老服务项目的具体要求和心理预期状况 | 第29-30页 |
3.6 调查结论 | 第30页 |
4 农村居家养老的路径选择 | 第30-42页 |
4.1 农村居家养老的社会性与政府公共服务的关系 | 第30-32页 |
4.1.1 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的社会性 | 第31页 |
4.1.2 农村居家养老的公共品属性与政府公共服务的关联 | 第31-32页 |
4.2 农村居家养老立足于农村实际 | 第32-35页 |
4.2.1 从经济角度分析农村居家养老的构建 | 第32-34页 |
4.2.2 从社会效益分析农村居家养老的构建 | 第34-35页 |
4.3 建立经济实用的资金筹集和安全有效的运作机制 | 第35-38页 |
4.3.1 多元化的资金筹集机制 | 第35-38页 |
4.3.2 现收现付的风险规避制度 | 第38页 |
4.4 注重专业人才的吸纳和培养,倡导奉献和志愿者精神 | 第38-40页 |
4.4.1 农村居家养老人才的专业化培养与引进机制 | 第39页 |
4.4.2 农村居家养老服务需要倡导无私奉献和志愿者精神 | 第39页 |
4.4.3 规范和完善从业人员的管理体制 | 第39-40页 |
4.5 完善服务内容,改进服务措施,提高服务质量 | 第40-42页 |
结语 | 第42-43页 |
后记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附录 | 第46-59页 |
详细摘要 | 第59-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