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1 绪论 | 第10-18页 |
1.1 问题提出 | 第10-13页 |
1.1.1 教师的培养质量引起广泛重视 | 第10页 |
1.1.2 师范生能力的核心是课堂执教能力 | 第10-11页 |
1.1.3 师范生课堂执教存在诸多问题 | 第11-12页 |
1.1.4 课堂执教能力与技术训练的关系 | 第12-13页 |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3-14页 |
1.3 研究价值与创新 | 第14-18页 |
1.3.1 课堂教学技术训练的意义 | 第14-15页 |
1.3.2 课堂教学技术训练效果研究的意义 | 第15-16页 |
1.3.3 研究创新 | 第16-18页 |
2 综述与理论 | 第18-26页 |
2.1 概念界定 | 第18-19页 |
2.1.1 技术与技能 | 第18页 |
2.1.2 课堂教学技术与课堂教学技能 | 第18-19页 |
2.2 课堂教学技术训练方法 | 第19-21页 |
2.2.1 微格教学训练法 | 第19-20页 |
2.2.2 教育实习训练法 | 第20-21页 |
2.2.3 其他方法 | 第21页 |
2.3 主要课堂教学技术训练方法存在的问题 | 第21-23页 |
2.3.1 微格教学法存在的问题 | 第21-22页 |
2.3.2 教育实习法存在的问题 | 第22页 |
2.3.3 已有课堂教学技术训练方法的比较评述 | 第22-23页 |
2.4 课堂教学行为训练课程 | 第23-26页 |
2.4.1 “课堂教学技术”训练课程 | 第24-26页 |
3 观察表的编订 | 第26-34页 |
3.1 目的与观察结构 | 第26-27页 |
3.1.1 目的 | 第26页 |
3.1.2 观察结构 | 第26-27页 |
3.2 师范生课堂教学有声言语(口语)技术观察指标 | 第27-29页 |
3.2.1 教学口语单向表达技术 | 第27-28页 |
3.2.2 教学口语双向交流技术 | 第28-29页 |
3.3 师范生课堂教学有形言语技术观察指标 | 第29-31页 |
3.3.1 课堂教学体态言语技术 | 第29-30页 |
3.3.2 课堂教学板书言语技术 | 第30-31页 |
3.4 师范生课堂教学逻辑技术观察指标 | 第31-34页 |
4 实验研究 | 第34-44页 |
4.1 实验研究(1):师范生课堂教学技术水平自评研究 | 第34-39页 |
4.1.1 实验目的 | 第34页 |
4.1.2 实验设计 | 第34-35页 |
4.1.3 结果与分析 | 第35-39页 |
4.1.4 结论 | 第39页 |
4.2 实验研究(2):师范生课堂教学技术水平他评研究 | 第39-43页 |
4.2.1 实验目的 | 第39页 |
4.2.2 实验设计 | 第39-40页 |
4.2.3 结果与分析 | 第40-42页 |
4.2.4 结论 | 第42-43页 |
4.3 总结论:“课堂教学技术”训练的有效性 | 第43-44页 |
5 讨论与建议 | 第44-50页 |
5.1 “课堂教学技术”训练发现的问题 | 第44-45页 |
5.1.1 师范生课程设置不合理 | 第44页 |
5.1.2 “课堂教学技术”课时安排不足、训练模式不完善 | 第44-45页 |
5.2 建议 | 第45-50页 |
5.2.1 调整师范生课程设置,优化课程结构比例 | 第45-46页 |
5.2.2 “课堂教学技术”教学方法和训练方式应该多样化 | 第46-47页 |
5.2.3 师范生课后练习应该加强 | 第47-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4页 |
附录 | 第54-60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个人成果 | 第60-62页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