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6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0-13页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0-11页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1-13页 |
1.3 研究的问题及研究内容 | 第13-15页 |
1.3.1 本文研究的问题 | 第13-14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1.3.3 研究内容及框架 | 第14-15页 |
1.4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15-16页 |
第二章 关联交易与盈余管理的相关理论 | 第16-22页 |
2.1 关联交易的相关概念阐述 | 第16-17页 |
2.1.1 关联交易的概念界定 | 第16页 |
2.1.2 关联交易的理论基础 | 第16-17页 |
2.2 盈余管理的相关概念阐述 | 第17-19页 |
2.2.1 盈余管理的概念界定 | 第17-18页 |
2.2.2 盈余管理的理论基础 | 第18-19页 |
2.3 关联交易盈余管理的概念阐述 | 第19-20页 |
2.3.1 关联交易盈余管理的概念界定 | 第19-20页 |
2.3.2 关联交易盈余管理的特点 | 第2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0-22页 |
第三章 我国上市公司利用关联方交易进行盈余管理的动因和手段分析 | 第22-29页 |
3.1 我国上市公司利用关联交易进行盈余管理的动因 | 第22-25页 |
3.1.1 关联交易盈余管理内部动因 | 第22-23页 |
3.1.2 关联交易盈余管理外部动因 | 第23-25页 |
3.2 利用关联方交易进行的盈余管理的手段分析 | 第25-26页 |
3.2.1 关联购销 | 第25页 |
3.2.2 资产转让 | 第25页 |
3.2.3 互相收取资金占有费 | 第25-26页 |
3.2.4 委托经营与受托经营 | 第26页 |
3.2.5 关联方承担费用 | 第26页 |
3.2.6 关联交易非关联化 | 第26页 |
3.3 上市公司利用关联交易进行盈余管理的危害 | 第26-28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四章 我国关联交易与盈余管理的实证分析 | 第29-46页 |
4.1 实证分析数据描述 | 第29页 |
4.2 我国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的发展趋势 | 第29-31页 |
4.2.1 近几年关联交易次数及交易额分析 | 第29-30页 |
4.2.2 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类型及手段分析 | 第30-31页 |
4.3 研究假设和变量选取 | 第31-32页 |
4.3.1 研究假设 | 第31-32页 |
4.3.2 变量描述 | 第32页 |
4.4 上市公司普遍存在利用关联交易进行盈余管理行为的实证研究 | 第32-40页 |
4.4.1 样本净资产收益率横截面检验 | 第33页 |
4.4.2 样本公司资产收益率分析 | 第33-34页 |
4.4.3 对样本总体收益率的结论 | 第34页 |
4.4.4 关联交易度描述性统计 | 第34-40页 |
4.5 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盈余管理动机的实证分析 | 第40-45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五章 基于关联交易进行盈余管理的治理对策 | 第46-51页 |
5.1 加强企业内部建设 | 第46-47页 |
5.1.1 完善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 第46页 |
5.1.2 加强管理层激励机制建设 | 第46-47页 |
5.2 完善企业外部环境 | 第47-51页 |
5.2.1 建立和完善关联交易的披露规定 | 第47-48页 |
5.2.2 加强对中介机构的监督和管理 | 第48-49页 |
5.2.3 加强证监部门对关联交易的监管,加大处罚的执行力度 | 第49页 |
5.2.4 保护中小股东利益,完善股东诉讼制度 | 第49-51页 |
结论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附录 | 第55-74页 |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