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3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0-11页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1-13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1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11-13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3-21页 |
2.1 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研究 | 第13-14页 |
2.2 企业社会责任驱动力研究 | 第14-21页 |
2.2.1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研究 | 第14-16页 |
2.2.2 基于制度理论的研究 | 第16-18页 |
2.2.3 基于资源基础论的研究 | 第18-20页 |
2.2.4 基于社会伦理学的研究 | 第20-21页 |
第三章 理论模型构建与量表设计 | 第21-29页 |
3.1 理论模型构建 | 第21-22页 |
3.2 量表设计 | 第22-25页 |
3.2.1 变量定义 | 第22-25页 |
3.2.1.1 自变量设计 | 第22-23页 |
3.2.1.2 因变量设计 | 第23-25页 |
3.2.2 问卷设计 | 第25页 |
3.3 调研方案及预调研 | 第25-29页 |
3.3.1 调研方案 | 第25页 |
3.3.2 小样本预调研 | 第25-26页 |
3.3.3 数据分析的工具和方法 | 第26-29页 |
3.3.3.1 信度分析 | 第26页 |
3.3.3.2 效度检验 | 第26-27页 |
3.3.3.3 因子分析 | 第27页 |
3.3.3.4 相关分析 | 第27页 |
3.3.3.5 回归分析 | 第27-29页 |
第四章 企业社会责任驱动力实证分析 | 第29-49页 |
4.1 数据收集 | 第29页 |
4.2 样本描述性分析 | 第29-32页 |
4.3 因子分析 | 第32-39页 |
4.3.1 企业社会责任因子分析 | 第32-34页 |
4.3.1.1 描述性统计 | 第32页 |
4.3.1.2 因子分析 | 第32-33页 |
4.3.1.3 信度检验 | 第33-34页 |
4.3.2 外部驱动要素因子分析 | 第34-37页 |
4.3.2.1 描述性统计 | 第34-35页 |
4.3.2.2 因子分析 | 第35-36页 |
4.3.2.3 信度检验 | 第36-37页 |
4.3.3 内部驱动要素因子分析 | 第37-39页 |
4.3.3.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37-38页 |
4.3.3.2 因子分析 | 第38页 |
4.3.3.3 信度检验 | 第38-39页 |
4.4 相关分析 | 第39-43页 |
4.5 回归分析 | 第43-45页 |
4.5.1 外部驱动要素回归分析 | 第43-44页 |
4.5.2 内部驱动要素回归分析 | 第44-45页 |
4.6 实证结果讨论与阐释 | 第45-49页 |
4.6.1 外部驱动因素对企业社会责任的作用 | 第45-46页 |
4.6.1.1 法律法规的完善性对社会责任的作用 | 第45页 |
4.6.1.2 行业规范的压力对企业社会责任的作用 | 第45-46页 |
4.6.1.3 社会规范的压力对企业社会责任的作用 | 第46页 |
4.6.2 内部驱动因素对企业社会责任的作用 | 第46-49页 |
4.6.2.1 高管价值观对企业社会责任的作用 | 第46-47页 |
4.6.2.2 企业战略对企业社会责任的作用 | 第47页 |
4.6.2.3 先前绩效对企业社会责任的作用 | 第47-49页 |
第五章 提升企业社会责任的对策建议 | 第49-53页 |
5.1 政府应加强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监督及约束机制 | 第49-50页 |
5.2 政府应鼓励和协助第三方组织的建立及完善 | 第50-51页 |
5.3 提升社会公众的企业社会责任意识水平 | 第51-52页 |
5.4 推动企业将社会责任纳入企业战略当中 | 第52-53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53-57页 |
6.1 主要研究发现总结 | 第53-54页 |
6.2 主要创新点 | 第54-55页 |
6.3 研究局限与展望 | 第55-57页 |
6.3.1 研究局限性 | 第55页 |
6.3.2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
附录A | 第61-64页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