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目录 | 第6-8页 |
导言 | 第8-16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9页 |
1. 理论意义 | 第9页 |
2. 现实意义 | 第9页 |
(三) 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1. 儿童本位儿童观的两条发展线索 | 第9-11页 |
2. 童话本质研究的重要性 | 第11页 |
3. 关于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的研究 | 第11-12页 |
(四)研究内容 | 第12页 |
(五)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六) 核心概念界定 | 第13-16页 |
1. 儿童与儿童观 | 第13-14页 |
2. 童话 | 第14-16页 |
一、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的理论基础 | 第16-25页 |
(一) 童话与小学语文课程的关系 | 第16-18页 |
1. 童话作为小学语文课程资源的重要性 | 第16页 |
2. 童话作为小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必要性 | 第16-18页 |
(二) 童话与儿童的关系 | 第18-23页 |
1. 儿童独特的文化 | 第18-19页 |
2. 童话中的儿童精神 | 第19-23页 |
(三) 教师的童话素养与教学活动的关系 | 第23-25页 |
1. 对童话本质的理解有助于教师从根本上把握童话文本的内涵 | 第23-24页 |
2. 掌握关于童话基础知识有助于教师从内容上充实童话教学 | 第24页 |
3. 掌握关于童话教学的基本理念有助于教师在方法上符合学生学习特点 | 第24-25页 |
二、小学语文教师童话教学现状调查 | 第25-29页 |
(一) 教师对童话文体的认识 | 第25-26页 |
1. 教师对童话本质和特点的认识模糊 | 第25页 |
2. 教师的童话理论知识积累较少 | 第25-26页 |
3. 教师未深入探究适合学生学习的童话选文的特点 | 第26页 |
4. 教师对改编童话看法不同 | 第26页 |
(二) 教师童话教学方式的现状 | 第26-29页 |
1. 教师识到童话教学的形式应多样化 | 第27页 |
2. 教师指导学生改写、编写童话时给学生足够的自由空间 | 第27页 |
3. 教师为高年级学生推荐童话数量较少 | 第27-28页 |
4. 教师过于注重理性教育 | 第28-29页 |
三、小学生童话学习现状调查 | 第29-37页 |
(一) 小学生对童话文体的认识 | 第29-31页 |
1. 小学生喜爱童话 | 第29页 |
2. 小学生喜欢阅读童话的主要原因是丰富想象力 | 第29-30页 |
3. 小学生认识到童话课文与其他课文有区别 | 第30-31页 |
(二) 小学生对童话学习方式的认识 | 第31-33页 |
1. 小学生喜爱配合音乐图像学习童话 | 第31-32页 |
2. 小学生喜欢自己体会练习朗读童话 | 第32页 |
3. 小学生喜欢在教师讲童话课文的过程中表演童话 | 第32-33页 |
4. 小学生喜欢以与同学讨论的方式改写童话 | 第33页 |
(三) 小学生对课外阅读童话的认识 | 第33-35页 |
1. 学生认为课外阅读童话对学习童话有帮助 | 第34页 |
2. 大部分学生没有在班级组织下课外阅读童话 | 第34-35页 |
3. 教师经常向学生推荐童话且体现出年级倾向 | 第35页 |
(四) 小学生喜欢童话课文的类型及原因 | 第35-37页 |
四、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的策略与建议 | 第37-46页 |
(一) 对教师教学的策略与建议 | 第37-44页 |
1. 教师自身的童话理论素养有待提高 | 第37-38页 |
2. 教师应积极探索学生喜爱的童话选文 | 第38-39页 |
3. 教师应注重挖掘童话中的感性化资源 | 第39-40页 |
4. 教师应吸纳符合学生学习特点的教学理念 | 第40-44页 |
(二) 对学生童话学习的策略与建议 | 第44-46页 |
1. 帮助学生选择优秀童话作品 | 第44-45页 |
2. 组织学生定期进行课外童话阅读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附录 | 第49-56页 |
后记 | 第56-57页 |
附件 | 第57-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