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矿业工程论文--矿山安全与劳动保护论文--矿山排水与堵水论文--矿山水灾的预防和处理论文

矿区再造地下水环境渗流规律及防水工程可靠性分析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10-19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6页
        1.2.1 地下水环境渗流研究概况第11-13页
        1.2.2 地下水环境渗流数值模拟研究现状第13-16页
        1.2.3 防水工程结构安全可靠性研究现状第16页
    1.3 论文主要内容与研究思路第16-19页
        1.3.1 主要研究内容第16-17页
        1.3.2 技术路线与研究思路第17-19页
2 矿区地下水环境再造区域水文地质结构模型第19-39页
    2.1 地下水环境再造区域工程概况第19-27页
        2.1.1 矿区简介第19页
        2.1.2 矿区地质概况第19-22页
        2.1.3 矿区水文地质概况第22-27页
    2.2 水文地质结构三维模型第27-38页
        2.2.1 建模理论及方法第27-32页
        2.2.2 建模过程地质结构概化第32-33页
        2.2.3 三维地质结构模型建立第33-38页
    2.3 本章小结第38-39页
3 地下水环境再造区域渗流场数值模拟研究第39-63页
    3.1 地下水数值模拟理论基础第39-46页
        3.1.1 GMS软件地下水流模拟模块简介第39-40页
        3.1.2 地下水流运动基本数学模型第40-41页
        3.1.3 有限差分法基本理论与差分数值模型第41-46页
    3.2 水文地质条件分析第46-47页
        3.2.1 东西两翼的水力联系第46页
        3.2.2 地表水、第四系水对Plq含水层的补给第46-47页
        3.2.3 F_1断层的导水性第47页
        3.2.4 P1g层的隔水性能第47页
        3.2.5 东翼主要过水通道第47页
    3.3 露天地下涌水量预测第47-53页
        3.3.1 正常降雨径流量计算第47-48页
        3.3.2 设计频率暴雨径流量计算第48-50页
        3.3.3 露天采场-156m标高地下涌水量预测第50页
        3.3.4 露天坑总涌水量第50-51页
        3.3.5 地下涌水量计算第51-52页
        3.3.6 地表水渗入量计算第52-53页
        3.3.7 矿坑总涌水量预测第53页
    3.4 水文地质概念模型构建第53-55页
        3.4.1 模拟层确立第53页
        3.4.2 水文地质条件概化第53-55页
        3.4.3 水文地质概念模型第55页
    3.5 数值模型构建第55-61页
        3.5.1 模型建立第55-56页
        3.5.2 模型剖分第56页
        3.5.3 水文地质条件模拟第56-58页
        3.5.4 参数选取第58-59页
        3.5.5 模型校正与参数反演第59-61页
    3.6 模拟结果分析第61-62页
    3.7 本章小结第62-63页
4 再造地下水环境渗流规律研究第63-83页
    4.1 渗流理论基础第63-68页
        4.1.1 地下水渗流基本理论第63-65页
        4.1.2 地下水渗流分析第65-68页
    4.2 露天转地下开采前渗流规律分析第68-75页
        4.2.1 西翼地采东翼露采原始渗流场分析第68-70页
        4.2.2 再造防水工程布置下的西冀地采东冀露采渗流动态分析第70-71页
        4.2.3 西翼地采东翼露采至最终境界的渗流场分析第71-73页
        4.2.4 降雨条件下渗流滞后效应分析第73-75页
    4.3 露天转地下开采后渗流规律分析第75-82页
        4.3.1 疏干强度分析第75-78页
        4.3.2 露天坑积水渗流规律及影响分析第78-81页
        4.3.3 注浆帷幕线区域渗流分析第81-82页
    4.4 本章小结第82-83页
5 再造防水工程适应性及可靠性分析评价第83-97页
    5.1 防水工程结构适应性分析第83-86页
    5.2 防水工程结构可靠性评价第86-96页
        5.2.1 支持向量机与粗糙集理论基础第87-88页
        5.2.2 RS-SVM防水工程可靠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构建第88-90页
        5.2.3 防水工程可靠性评价工程实例第90-96页
    5.3 本章小结第96-97页
6 结论与展望第97-99页
    6.1 结论第97-98页
    6.2 展望第98-99页
参考文献第99-106页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第106-107页
致谢第107-108页

论文共10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W公司新产品开发项目流程的优化研究
下一篇:冬瓜山铜矿围岩破坏震源机制与微震活动响应规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