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1. 文献综述 | 第8-21页 |
·创伤心理研究现状 | 第8-17页 |
·创伤心理的理论发展 | 第9-10页 |
·创伤心理的临床表现 | 第10页 |
·创伤心理的相关研究 | 第10-14页 |
·创伤心理的评估 | 第14-16页 |
·灾后心理症候群的干预和治疗 | 第16-17页 |
·创伤心理研究的展望 | 第17页 |
·社会功能的研究现状 | 第17-21页 |
·社会功能理论的发展 | 第17-18页 |
·社会功能的研究现状 | 第18-20页 |
·社会功能研究的展望 | 第20-21页 |
2. 研究设计 | 第21-24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21页 |
·研究构想 | 第21-22页 |
·研究假设 | 第22页 |
·研究意义 | 第22-23页 |
·研究目标 | 第23-24页 |
3. 研究方法 | 第24-27页 |
·被试 | 第24页 |
·研究工具 | 第24-25页 |
·创伤程度的评定 | 第24页 |
·灾后心理症候群的评定 | 第24-25页 |
·社会功能的评定 | 第25页 |
·研究程序 | 第25页 |
·数据处理 | 第25-27页 |
4. 研究结果 | 第27-43页 |
·主要人口学变量在灾后心理症候群以及社会功能上的统计分析 | 第27-28页 |
·性别、民族在灾后心理症候群(症状表现、严重程度和治疗效果)以及社会功能上的显著性检验 | 第27-28页 |
·年龄、居住情况在灾后心理症候群(症状表现、严重程度和治疗效果)以及社会功能上的方差分析 | 第28页 |
·灾后心理症候群的统计分析 | 第28-31页 |
·被试在灾后心理症候群上的描述性分析 | 第28-30页 |
·创伤程度在灾后心理症候群上的方差分析 | 第30-31页 |
·社会功能的统计分析 | 第31-34页 |
·被试在社会功能(前测和后测)不同等级上的描述性分析 | 第31-32页 |
·创伤程度在社会功能(前测和后测)上的统计分析 | 第32-33页 |
·灾后心理症候群在社会功能(前测和后测)上的统计分析 | 第33-34页 |
·创伤程度、灾后心理症候群以及社会功能的相关研究 | 第34-35页 |
·创伤程度、灾后心理症候群以及社会功能的回归分析 | 第35-40页 |
·创伤程度、灾后心理症候群在社会功能上的多元回归分析 | 第35-38页 |
·灾后心理症候群(严重程度)在创伤程度和社会功能关系上的中介效应分析 | 第38-39页 |
·创伤程度对灾后心理症候群(治疗效果)程度与社会功能的关系的调节效应分析 | 第39-40页 |
·创伤程度、灾后心理症候群以及社会功能的路径分析 | 第40-43页 |
5. 讨论 | 第43-50页 |
·本研究的方法学讨论 | 第43页 |
·本研究的具体内容讨论 | 第43-50页 |
·关键人口学变量对研究变量的影响的讨论 | 第43-45页 |
·创伤程度在灾后心理症候群上的不同表现的讨论 | 第45-46页 |
·创伤程度、灾后心理症候群对社会功能的影响的讨论 | 第46-47页 |
·关于回归分析结果的讨论 | 第47-48页 |
·关于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分析结果的讨论 | 第48-49页 |
·关于路径分析结果的讨论 | 第49-50页 |
6. 结论 | 第50-51页 |
7. 展望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8页 |
附录 | 第58-64页 |
后记 | 第64-65页 |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