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6页 |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 | 第9-10页 |
1.1.1 研究的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的目的 | 第10页 |
1.2 有形建筑市场评价指标体系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2.1 在有形建筑市场这一研究领域 | 第10-12页 |
1.2.2 在市场评价指标体系这一研究领域 | 第12页 |
1.3 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12-14页 |
1.3.1 研究的内容 | 第12-13页 |
1.3.2 研究的意义 | 第13-14页 |
1.4 研究技术路线和方法 | 第14-15页 |
1.4.1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14页 |
1.4.2 研究的方法 | 第14-15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15-16页 |
第二章 有形建筑市场的主体、交易客体和服务体系的组成 | 第16-23页 |
2.1 有形建筑市场的主体 | 第16-18页 |
2.1.1 有形建筑市场的主体的特点 | 第16页 |
2.1.2 有形建筑市场的主体的行为 | 第16-18页 |
2.2 有形建筑市场的交易客体的构成 | 第18-19页 |
2.3 有形建筑市场服务体系的构成 | 第19-22页 |
2.3.1 交易中心的服务体系 | 第19-20页 |
2.3.2 评标专家的服务体系 | 第20-21页 |
2.3.3 政府监督的服务体系 | 第21-22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三章 构建有形建筑市场评价指标体系的理论基础 | 第23-30页 |
3.1 基础理论 | 第23-24页 |
3.2 有形建筑市场内涵、功能和特征 | 第24-25页 |
3.2.1 有形建筑的内涵 | 第24页 |
3.2.2 有形建筑市场的功能简介 | 第24页 |
3.2.3 有形建筑市场的特征 | 第24-25页 |
3.3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框架结构 | 第25-28页 |
3.3.1 构建有形建筑市场评价指标体系的动因 | 第25页 |
3.3.2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框架的原则 | 第25-26页 |
3.3.3 一级评价指标建立的原则 | 第26页 |
3.3.4 二级评价指标的建立原则 | 第26页 |
3.3.5 指标体系构建时应注意的问题 | 第26-27页 |
3.3.6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框架图 | 第27-28页 |
3.4 有形建筑市场评价指标体系的评价主题的确定 | 第28-29页 |
3.4.1 评价主题选取的原则 | 第28页 |
3.4.2 评价主题的确立 | 第28-29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四章 有形建筑市场的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30-60页 |
4.1 一级评价指标的构建 | 第30-34页 |
4.1.1 一级评价指标构建的理论基础 | 第30-31页 |
4.1.2 基于市场组织理论的一级评价指标的构建 | 第31-34页 |
4.2 二级评价指标的构建 | 第34-59页 |
4.2.1 建设项目交易中心日常工作流程 | 第34-43页 |
4.2.2 评价有形建筑市场的二级指标的构建原则 | 第43页 |
4.2.3 基于交易中心日常工作流程信息输出模型的二级评价指标的构建 | 第43-59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0-62页 |
5.1 论文主要结论 | 第60页 |
5.2 论文存在的不足 | 第60-61页 |
5.3 对后续研究的展望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