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绪论 | 第8-13页 |
第一章“素”的渊源与伦理、政治内涵 | 第13-25页 |
第一节“素”的溯源 | 第13-16页 |
第二节“素”的伦理、政治内涵 | 第16-25页 |
第二章“素”范畴的多维文化意蕴 | 第25-44页 |
第一节 哲学层面的“素” | 第25-30页 |
第二节 人格追求的“素” | 第30-35页 |
第三节 审美旨趣的“素” | 第35-44页 |
第三章“素”范畴对中国文学的浸润 | 第44-61页 |
第一节“素”对创作主体人格的规范 | 第44-48页 |
第二节“素”在文学创作中的实现机制 | 第48-52页 |
第三节“素”在文学作品中的艺术呈现 | 第52-56页 |
第四节“素”对文学鉴赏的审美提升 | 第56-61页 |
第四章“素”与其他文艺范畴的辨析和特征总结 | 第61-78页 |
第一节“素”与其他文艺范畴的关系辨析 | 第61-73页 |
第二节“素”的特征总结 | 第73-78页 |
第五章“素”之兴衰与影响启示 | 第78-90页 |
第一节 尚“素”及其衰落 | 第78-85页 |
第二节“素”的影响与启示 | 第85-90页 |
结语 | 第90-91页 |
参考文献 | 第91-10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07-108页 |
致谢 | 第108-10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