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课题背景 | 第10-11页 |
1.1.1 选题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1.2 选题研究目的 | 第10-11页 |
1.2 选题研究的必要性及重要意义 | 第11-12页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2-15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4 本章小结 | 第15-16页 |
第2章 建设工程施工招投标的相关理论 | 第16-22页 |
2.1 工程建设项目 | 第16-17页 |
2.1.1 什么是工程建设项目 | 第16页 |
2.1.2 工程建设项目的分类 | 第16-17页 |
2.2 建设工程施工招投标 | 第17页 |
2.3 施工招投标的程序 | 第17-22页 |
2.3.1 施工招投标的程序 | 第17-18页 |
2.3.2 施工招投标的方式 | 第18-20页 |
2.3.3 工程建设项目招标的特征 | 第20-22页 |
第3章 以辽源职教园区某高校宿舍楼项目为例分析我国招投标程序管理 | 第22-34页 |
3.1 工程概述 | 第22-24页 |
3.1.1 本工程工程名称、建设地点、建设单位、设计的主要范围 | 第22页 |
3.1.2 工程概况: | 第22-24页 |
3.2 招标准备阶段 | 第24-26页 |
3.2.1 报建、招标方式和范围的核准 | 第24-25页 |
3.2.2 编制招标文件 | 第25-26页 |
3.3 招标实施阶段的程序管理分析 | 第26-29页 |
3.3.1 招标公告或投标邀请书 | 第27页 |
3.3.2 投标人资格审查 | 第27-28页 |
3.3.3 发售招标文件 | 第28页 |
3.3.4 现场踏勘,答疑、补充、修改招标文件 | 第28-29页 |
3.3.5 组建评标委员会 | 第29页 |
3.4 开标、定标阶段程序管理分析 | 第29-31页 |
3.4.1 开标 | 第29-30页 |
3.4.2 评标 | 第30页 |
3.4.3 中标 | 第30页 |
3.4.4 合同签订 | 第30-31页 |
3.5 我国招投标原则 | 第31-32页 |
3.6 施工招投标的规范管理 | 第32-34页 |
第4章 我国建设工程招投标存在的问题 | 第34-46页 |
4.1 我国建设工程招投标的自身缺陷 | 第34-39页 |
4.1.1 招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第34-36页 |
4.1.2 投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第36-37页 |
4.1.3 评标过程中存在的缺陷 | 第37-39页 |
4.2 我国建设工程招投标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39-43页 |
4.2.1 建设单位存在的问题 | 第39-40页 |
4.2.2 承包单位存在的问题 | 第40-41页 |
4.2.3 招投标代理机构的问题 | 第41-42页 |
4.2.4 其他方面的问题 | 第42-43页 |
4.3 招投标活动中政府行政部门的腐败问题 | 第43-46页 |
4.3.1 贿赂犯罪严重 | 第43-44页 |
4.3.2 腐败对招投标的异化功能 | 第44-46页 |
第5章 我国招投标制度现存问题的对策分析 | 第46-54页 |
5.1 积极推行合理低价中标 | 第46-47页 |
5.1.1 合理低价中标评标方法的优势 | 第46页 |
5.1.2 保证合理低价中标的评标办法的实施 | 第46-47页 |
5.2 采用工程量清单报价来规范建设工程招投标 | 第47-49页 |
5.2.1 工程量清单计价的优点 | 第48页 |
5.2.2 建立工程量清单计价实施的配套环境 | 第48-49页 |
5.3 改进我国现行的招投标工作 | 第49-52页 |
5.3.1 借助定量的方法进行投标决策 | 第49-52页 |
5.3.2 规范招投标活动 | 第52页 |
5.3.3 建立健全现代建筑市场机制 | 第52页 |
5.4 明确政府职能,加快法制、监督机制建设 | 第52-54页 |
5.4.1 严格控制地方保护主义 | 第52页 |
5.4.2 全面加强执法监督的力度 | 第52-54页 |
结论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个人简历 | 第59-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