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导论 | 第10-13页 |
(一) 问题的提出及选题意义 | 第10-11页 |
1. 问题提出 | 第10-11页 |
2. 选题意义 | 第11页 |
(二) 研究现状分析 | 第11-12页 |
1. 角色扮演活动的起源 | 第11-12页 |
2. 角色扮演活动的发展 | 第12页 |
(三)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1. 文献资料法 | 第12-13页 |
2. 实证研究法 | 第13页 |
3. 观察法 | 第13页 |
4. 归纳法 | 第13页 |
一、角色扮演活动及其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重要性 | 第13-19页 |
(一) 角色扮演活动的定义和类型 | 第13-15页 |
1. 角色扮演的定义 | 第13-15页 |
2. 角色扮演的类型 | 第15页 |
(二) 角色扮演活动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重要性 | 第15-19页 |
1. 有利于创新教学方法,展示学科课程改革的方向与要求 | 第15-16页 |
2. 有利于充分实现教学三维目标,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 第16-17页 |
3. 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 第17-19页 |
二、角色扮演活动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 第19-22页 |
(一) 学生的问题 | 第19-20页 |
1. 学生参与不积极 | 第19页 |
2. 学生难以融入角色 | 第19页 |
3. 学生扮演不到位 | 第19-20页 |
4. 观众反馈不积极 | 第20页 |
(二) 教师的问题 | 第20-22页 |
1. 教师实施活动时过于形式化 | 第20-21页 |
2. 教师调控活动的能力不足 | 第21页 |
3. 教师总结活动未能针对有效 | 第21-22页 |
三、角色扮演活动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实施中出现问题的原因 | 第22-26页 |
(一) 学生方面的原因 | 第22-24页 |
1. 学生的重视程度不够、观念淡薄 | 第22页 |
2. 学生缺乏对角色的把握、理解失当 | 第22-23页 |
3. 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存在欠缺 | 第23-24页 |
4. “主角”和“观众”的定位差异 | 第24页 |
(二) 教师的原因 | 第24-26页 |
1. 教师情境选取不合理 | 第24-25页 |
2. 教师组织活动的目标不明确 | 第25页 |
3. 教师调控程度的不恰当 | 第25-26页 |
四、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角色扮演活动实施的改进对策 | 第26-31页 |
(一) 定位准确,发挥应有作用 | 第26页 |
(二) 活动选取情境适当,组织活动目标明确 | 第26-27页 |
(三) 引导学生有序参与,明确“演员”和“观众”责任 | 第27-28页 |
(四) 加强对学生的方法、技能练习,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 | 第28-29页 |
(五) 做好总结和评价,采用正激励来调动学生积极性 | 第29-31页 |
参考文献 | 第31-33页 |
致谢 | 第3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