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悖论视角的后发企业国际化路径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研究问题提出 | 第11-12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1.5 章节安排与论文框架结构 | 第15-17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7-27页 |
2.1 悖论理论(视角) | 第17-20页 |
2.1.1 悖论的起源、内涵和发展 | 第17-19页 |
2.1.2 悖论视角下的后发企业国际化研究 | 第19-20页 |
2.2 企业国际化路径 | 第20-26页 |
2.2.1 Uppsala式渐进路径 | 第21-23页 |
2.2.2 跳板式激进路径 | 第23-25页 |
2.2.3 小结述评 | 第25-26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第27-40页 |
3.1 研究设计思路 | 第27-28页 |
3.2 企业选择 | 第28-32页 |
3.2.1 企业选择原则 | 第28-29页 |
3.2.2 企业背景 | 第29-32页 |
3.3 数据收集 | 第32-36页 |
3.4 数据分析方法 | 第36-39页 |
3.4.1 事件路径分析 | 第36-38页 |
3.4.2 过程分析 | 第38-39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四章 后发企业国际化路径研究 | 第40-77页 |
4.1 国际化行为识别与阶段划分 | 第40-44页 |
4.1.1 国际化行为矩阵结构 | 第40-41页 |
4.1.2 阶段划分 | 第41-43页 |
4.1.3 事件分布特征 | 第43-44页 |
4.2 基于过程分析的后发企业国际化路径研究 | 第44-76页 |
4.2.1 第一阶段(“走出去”) | 第44-51页 |
4.2.2 第一阶段讨论 | 第51-53页 |
4.2.3 第二阶段(国际化) | 第53-59页 |
4.2.4 第二阶段讨论 | 第59-60页 |
4.2.5 第三阶段(全球化) | 第60-66页 |
4.2.6 第三阶段讨论 | 第66-68页 |
4.2.7 命题讨论 | 第68-72页 |
4.2.8 后发企业国际化过程的平衡路径 | 第72-76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76-77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7-82页 |
5.1 研究结论 | 第77页 |
5.2 创新点 | 第77-78页 |
5.3 理论启示 | 第78-79页 |
5.3.1 对悖论的启示 | 第78页 |
5.3.2 对新兴市场后发企业国际化过程的启示 | 第78-79页 |
5.4 实践启示 | 第79-80页 |
5.5 研究局限 | 第80-82页 |
致谢 | 第82-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9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第95-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