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委审研究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引言 | 第10-16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10-12页 |
二、学术回顾及研究资料 | 第12-13页 |
(一)学术回顾 | 第12页 |
(二)研究资料 | 第12-13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四、研究目标 | 第14-15页 |
五、本文的不足之处 | 第15-16页 |
第一章 清代委审概说 | 第16-22页 |
第一节 委审含义、主体 | 第16-19页 |
一、委审的含义 | 第16-17页 |
二、委审的主体 | 第17-19页 |
第二节 有关委审的一些词语辨异 | 第19-22页 |
一、派委会审 | 第19-20页 |
二、派员会审 | 第20页 |
三、委查 | 第20-22页 |
第二章 委审的运行 | 第22-44页 |
第一节 委审的启动 | 第22-29页 |
一、委审的启动方式 | 第22-25页 |
二、启动委审的限制条件 | 第25-29页 |
第二节 委审案件的审理 | 第29-39页 |
一、审理地点 | 第29-32页 |
二、审理方式 | 第32-34页 |
三、委审限期 | 第34-39页 |
第三节 委审的结果 | 第39-44页 |
一、维持原判 | 第39页 |
二、直接改判或部分改判 | 第39-41页 |
三、复审 | 第41-42页 |
四、委审后复上控 | 第42-44页 |
第三章 委审的功能 | 第44-62页 |
第一节 平冤功能 | 第44-47页 |
第二节 纠错功能 | 第47-49页 |
第三节 督官功能 | 第49-55页 |
一、奖赏 | 第51-53页 |
二、惩处 | 第53-55页 |
第四节 预防功能 | 第55-57页 |
第五节 清代委审的负功能 | 第57-62页 |
结语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8页 |
附录 | 第68-82页 |
致谢 | 第82-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