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3页 |
1.1 问题的提出 | 第12-13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3-18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1.2.3 述评 | 第17-18页 |
1.3 研究意义 | 第18-19页 |
1.3.1 理论意义 | 第18页 |
1.3.2 实践意义 | 第18-19页 |
1.4 研究思路、研究框架、研究方法、创新点、难点与不足之处 | 第19-23页 |
1.4.1 研究思路 | 第19-20页 |
1.4.2 研究框架 | 第20-21页 |
1.4.3 研究方法 | 第21页 |
1.4.4 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21页 |
1.4.5 难点与不足之处 | 第21-23页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分析 | 第23-34页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23-25页 |
2.1.1 产业转移与产业承接 | 第23页 |
2.1.2 地方政府与政府产业承接行为 | 第23-25页 |
2.2 相关理论基础分析 | 第25-31页 |
2.2.1 公共选择理论概述 | 第25-27页 |
2.2.1.1 “经济人”分析范式 | 第25-26页 |
2.2.1.2 个人主义方法论 | 第26页 |
2.2.1.3. 政治过程的交易性质 | 第26-27页 |
2.2.1.4 公共选择理论中的寻租理论 | 第27页 |
2.2.2 公共选择理论下地方政府产业承接行为方式 | 第27-31页 |
2.2.2.1 政府供给行为 | 第30页 |
2.2.2.2 政府决策行为 | 第30页 |
2.2.2.3 政府规制行为 | 第30-31页 |
2.3 用公共选择理论研究地方政府产业承接行为的适用性 | 第31-34页 |
2.3.1 地方政府产业承接行为涉及公共物品 | 第31-32页 |
2.3.2 “经济人”分析范式适用于分析地方政府产业承接行为 | 第32页 |
2.3.3 政府产业承接行为合乎政治市场的交易性质 | 第32-33页 |
2.3.4 政府产业承接行为中存在权力寻租的可能性 | 第33-34页 |
第三章 贺州市地方政府产业承接行为的案例分析 | 第34-46页 |
3.1 桂东四市产业承接的主要情况 | 第34-35页 |
3.1.1 承接产业转移成效显著 | 第34-35页 |
3.1.2 产业园区成为承接的主要载体 | 第35页 |
3.1.3 承接的产业以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为主 | 第35页 |
3.1.4 区域合作有待加强 | 第35页 |
3.2 贺州市承接产业转移现状 | 第35-41页 |
3.2.1 贺州市概况 | 第36-37页 |
3.2.2 贺州市承接产业转移的基本情况 | 第37-39页 |
3.2.3 贺州市承接产业转移的成绩 | 第39-41页 |
3.2.3.1 经济实力稳步增强 | 第39页 |
3.2.3.2 工业效益明显提高 | 第39-40页 |
3.2.3.3 产业结构趋于合理 | 第40页 |
3.2.3.4 支柱产业作用凸显 | 第40-41页 |
3.3 贺州市承接产业承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41-46页 |
3.3.1 经济体量小 | 第41页 |
3.3.2 工业化程度低 | 第41-42页 |
3.3.3 产业集中化程度低,配套能力不强 | 第42-43页 |
3.3.4 承接的企业缺乏高新技术企业和大企业 | 第43-44页 |
3.3.5 投资环境有待改善 | 第44-45页 |
3.3.6 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不足 | 第45-46页 |
第四章 贺州市政府产业承接行为表现及原因分析 | 第46-54页 |
4.1 贺州市政府产业承接行为表现 | 第46-51页 |
4.1.1 政府供给行为不到位 | 第46-48页 |
4.1.1.1 政府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供给行为亟待加强 | 第46-47页 |
4.1.1.2 政府科学规划供给行为不足 | 第47页 |
4.1.1.3 政府政策供给行为不科学 | 第47-48页 |
4.1.2 政府决策行为不科学 | 第48-49页 |
4.1.2.1 政府决策制定行为不合理 | 第48-49页 |
4.1.2.2 政府决策执行行为低效率 | 第49页 |
4.1.2.3 政府决策监督行为缺失 | 第49页 |
4.1.3 政府规制行为失当 | 第49-51页 |
4.1.3.1 政府对自身的规制不到位 | 第49-50页 |
4.1.3.2 政府对其他主体的规制有待完善 | 第50-51页 |
4.2 贺州市政府产业承接行为失当的公共选择理论解读 | 第51-54页 |
4.2.1 政府供给行为不到位与政治过程的“交易性” | 第51-52页 |
4.2.2 政府决策行为不科学与“用脚投票”理论 | 第52页 |
4.2.3 政府规制行为失当与“经济人”分析范式 | 第52-54页 |
第五章 公共选择理论视野下优化产业承接区地方政府行为对策 | 第54-63页 |
5.1 引入竞争机制,完善政府供给行为 | 第54-59页 |
5.1.1 引入外部竞争,探索公共物品的多元主体供给 | 第54-55页 |
5.1.2 参与外部竞争,科学规划园区发展 | 第55-56页 |
5.1.3 加强内部竞争,提高公共服务供给效率 | 第56-57页 |
5.1.4 正确把握市场和政府的关系,提高公共政策科学性 | 第57-59页 |
5.2 改良表达民主的方式,优化政府决策行为 | 第59-60页 |
5.2.1 对重大事项实行“一事一议”制度,促进决策制定民主化 | 第59页 |
5.2.2 构建决策执行考核制度,落实决策执行责任 | 第59-60页 |
5.2.3 强化内外监督,促进决策透明化 | 第60页 |
5.3 加强法制建设,规范政府规制行为 | 第60-63页 |
5.3.1 加强官员法治教育,强化法律监督,改善政府自我规制行为 | 第61页 |
5.3.2 理清权力清单,纠正政府对其他主体的规制越位行为 | 第61-62页 |
5.3.3 制定环保条例、办法,弥补政府对其他主体的规制缺位行为 | 第62-63页 |
结语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9页 |
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