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航空公司飞行成本控制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1 绪论 | 第13-23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13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3-14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3-14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4页 |
1.3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第14-20页 |
1.3.1 国外研究文献 | 第14-17页 |
1.3.2 国内研究文献 | 第17-20页 |
1.3.3 国内外研究文献评述 | 第20页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20-23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21-23页 |
2 H航空公司飞行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 第23-36页 |
2.1 H航空公司概况 | 第23-24页 |
2.2 H航空公司飞行成本控制现状 | 第24-30页 |
2.2.1 飞行成本构成 | 第24页 |
2.2.2 飞行成本控制组织结构现状 | 第24-25页 |
2.2.3 飞行成本控制现状 | 第25-27页 |
2.2.4 飞行成本控制结果分析 | 第27-30页 |
2.3 H航空公司飞行成本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0-32页 |
2.3.1 航油实际成本与预算存在一定差距 | 第30-31页 |
2.3.2 航材实际成本超出预算 | 第31页 |
2.3.3 维修费用超出预算 | 第31页 |
2.3.4 直接人工费用与预算存在一定的波动 | 第31-32页 |
2.3.5 起降服务费超出预算 | 第32页 |
2.3.6 其他相关费用与预算存在差距 | 第32页 |
2.4 H航空公司飞行成本控制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2-36页 |
2.4.1 航油控制不完善 | 第32-33页 |
2.4.2 航材缺乏事前事中控制 | 第33页 |
2.4.3 维修费用控制影响因素多 | 第33-34页 |
2.4.4 直接人工费用难以过程控制 | 第34页 |
2.4.5 起降服务费成本难以控制 | 第34页 |
2.4.6 其他相关费用缺少事后控制评价 | 第34-36页 |
3 构建H航空公司飞行成本控制体系 | 第36-46页 |
3.1 构建H航空公司飞行成本控制体系的目标 | 第36-37页 |
3.1.1 将飞行成本控制在预定标准内 | 第36页 |
3.1.2 增强飞行成本控制的有效性 | 第36页 |
3.1.3 为提升H航空公司竞争力提供内部支撑 | 第36页 |
3.1.4 实现H航空公司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 第36-37页 |
3.2 构建H航空公司飞行成本控制体系的原则 | 第37-38页 |
3.2.1 系统性原则 | 第37页 |
3.2.2 经济性原则 | 第37页 |
3.2.3 适用性原则 | 第37页 |
3.2.4 可操作原则 | 第37页 |
3.2.5 全员参与原则 | 第37页 |
3.2.6 权责利相结合原则 | 第37-38页 |
3.3 构建H航空公司飞行成本控制体系的内容 | 第38-46页 |
3.3.1 飞行成本控制组织结构 | 第38页 |
3.3.2 飞行成本预算控制 | 第38-41页 |
3.3.3 飞行成本过程控制 | 第41-43页 |
3.3.4 飞行成本事后控制评价 | 第43-46页 |
4 H航空公司飞行成本控制体系保障措施 | 第46-51页 |
4.1 飞行成本控制体系的制度保障 | 第46-47页 |
4.1.1 岗位责任制度 | 第46页 |
4.1.2 航油航材采购管理制度 | 第46-47页 |
4.1.3 维修制度 | 第47页 |
4.1.4 飞行相关人员制度 | 第47页 |
4.2 提高对飞行成本控制的认识及相关人员的素质 | 第47-49页 |
4.2.1 提倡各级领导参与 | 第47-48页 |
4.2.2 树立全员成本意识 | 第48页 |
4.2.3 提高各部门成本控制人员的素质 | 第48-49页 |
4.3 加强对飞行成本控制的监督 | 第49-51页 |
4.3.1 加强飞行成本预算控制监督 | 第49页 |
4.3.2 加强飞行成本过程控制监督 | 第49-50页 |
4.3.3 加强飞行成本控制评价监督 | 第50-51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