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8-13页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三、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0-12页 |
四、创新点及不足 | 第12-13页 |
第二章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机制的理论分析 | 第13-18页 |
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 第13-14页 |
(一) 基本公共服务的内涵和特点 | 第13页 |
(二)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涵 | 第13-14页 |
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机制的内涵及构成 | 第14-16页 |
(一)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机制的内涵 | 第14页 |
(二)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机制的构成 | 第14-16页 |
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机制的意义 | 第16-18页 |
第三章 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机制现状及原因分析 | 第18-26页 |
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机制存在的问题 | 第18-20页 |
(一)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供给机制 | 第18页 |
(二)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财政保障机制 | 第18-19页 |
(三)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成本分担机制 | 第19-20页 |
(四)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监督机制 | 第20页 |
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机制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20-26页 |
(一)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供给机制不完善 | 第20-22页 |
(二)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财政保障机制不健全 | 第22-23页 |
(三)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成本分担机制不合理 | 第23-24页 |
(四)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监督机制不完备 | 第24-26页 |
第四章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机制的国际经验 | 第26-34页 |
一、国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机制的成功经验 | 第26-29页 |
(一) 加拿大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机制 | 第26-27页 |
(二) 美国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机制 | 第27-28页 |
(三) 日韩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机制 | 第28-29页 |
二、国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机制对我国的启示 | 第29-34页 |
(一) 统一的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标准 | 第29-30页 |
(二) 明确的政府间事权与财权划分 | 第30-31页 |
(三) 有效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 第31-32页 |
(四) 多元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方式 | 第32-34页 |
第五章 完善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机制的对策 | 第34-45页 |
一、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供给机制 | 第34-37页 |
(一) 构建公众基本公共服务需求表达机制 | 第34-35页 |
(二) 形成基本公共服务多元供给主体 | 第35-36页 |
(三) 创新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方式 | 第36-37页 |
二、健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财政保障机制 | 第37-40页 |
(一) 明确界定政府间财权与事权 | 第37-38页 |
(二) 调整财政支出结构 | 第38-39页 |
(三) 完善转移支付制度 | 第39-40页 |
三、创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成本分担机制 | 第40-42页 |
(一) 以收益为标准划分基本公共服务成本 | 第40-41页 |
(二) 建立城乡统一的税收制度 | 第41-42页 |
四、构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监督机制 | 第42-45页 |
(一) 制定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国家标准 | 第42页 |
(二) 形成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多元监督主体 | 第42页 |
(三) 建立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绩效评估体系 | 第42-43页 |
(四) 做实基本公共服务领域的政务公开 | 第43-45页 |
结论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49-50页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