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广播、电视事业论文--编辑、写作和播送业务论文

电视谈话节目的文艺形态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导言第8-13页
第一章 文艺形态与电视文艺形态第13-23页
    第一节 形态与文艺形态第13-16页
        一、形态概念的辨析第13-14页
        二、文艺形态的阐释第14-16页
    第二节 电视文艺形态第16-19页
        一、电视媒体的发展起源第17-18页
        二、电视媒体的文艺属性第18-19页
    第三节 电视谈话节目形态要素第19-23页
        一、主持要素第20-21页
        二、嘉宾要素第21页
        三、观众要素第21页
        四、话题要素第21-23页
第二章 电视谈话节目的形态内涵第23-31页
    第一节 电视谈话节目的对话形态第23-27页
        一、主持与嘉宾的对话第23-24页
        二、嘉宾与嘉宾的对话第24-25页
        三、主持与观众的对话第25-27页
    第二节 电视谈话节目的叙事形态第27-28页
        一、叙事学及其发展渊源第27页
        二、主持风格与节目叙事第27-28页
    第三节 电视谈话节目的情境形态第28-31页
        一、真人秀似的讲述氛围第28-29页
        二、体现特色的场景设置第29-31页
第三章 电视谈话节目的形态构造第31-37页
    第一节 电视谈话节目的形态设计第31-33页
        一、戏剧式的悬念设计第31-32页
        二、板块式的结构设计第32-33页
    第二节 电视谈话节目的形态表现第33-35页
        一、纪实基础上的人际交流第33-34页
        二、具有个人特色的脱口秀第34-35页
    第三节 电视谈话节目的形态风格第35-37页
第四章 电视谈话节目形态语义第37-44页
    第一节 电视谈话节目的形态传播第37-40页
        一、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第37-38页
        二、谈话的“场”式传播第38-39页
        三、个性化特征表达传播第39-40页
    第二节 电视谈话节目的形态心理第40-41页
        一、电视观众的收视心理分析第40-41页
        二、电视媒介的传播心理分析第41页
    第三节 电视谈话节目的形态审美第41-44页
        一、鲜明的时代特征第41-42页
        二、形态的审美共识第42-44页
结语第44-45页
参考文献第45-47页
致谢第47-48页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第48页

论文共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闻传播学者大V影响力研究
下一篇:延安时期《边区群众报》民众教育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