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新闻学、新闻事业论文--新闻学论文

新闻传播学者大V影响力研究

中文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绪论第8-15页
第一章 新闻传播学者大V概念及其影响力构成要素第15-26页
    第一节 新闻传播学者大V概述第15-19页
        一、“V”身份认证第15页
        二、学者大V概念界定第15-16页
        三、新闻传播学者大V的基本情况第16-19页
    第二节 新闻传播学者大V影响力的构成要素第19-25页
        一、新闻传播学者大V影响力的涵义第19-21页
        二、新闻传播学者大V影响力的构成要素第21-25页
    本章小结第25-26页
第二章 新闻传播学者大V影响力的表现及其原因第26-34页
    第一节“议程设置”方面:新闻传播学者大V微博内容话题性强第26-27页
        一、“议程设置”的理论渊源第26页
        二、新闻传播学者大V微博内容的议程设置体现第26-27页
    第二节“意见领袖”方面:新闻传播学者大V对舆论的引导性强第27-28页
        一、微博舆论“场域”理论及体现第27-28页
        二、“意见领袖”理论及体现第28页
    第三节 教育改革方面:新闻传播学者大V教学理念的创新性强第28-33页
        一、新闻传播学者大V在网络学术场域内的特殊性第28-29页
        二、网络学术场域内新闻传播学者大V存在的意义第29-30页
        三、传统学术场域向网络学术场域转移的试验田第30-33页
    本章小结第33-34页
第三章 新闻传播学者大V影响力发挥的启示第34-44页
    第一节 新闻传播学者大V社会责任的构建第34-38页
        一、社会:公共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功能第34页
        二、业界:对其他领域学术大V的示范功能第34-35页
        三、传承:对青年学生的学术引导功能第35-38页
    第二节 新闻传播学者大V影响力的局限性及改进措施第38-43页
        一、粉丝类型单一,需获得政策支持第38-41页
        二、微博舆论空间娱乐化,需建立良好的学术氛围第41-42页
        三、大V自身能力不足,需加强运营本领第42-43页
    本章小结第43-44页
第四章 个案研究:以@陈昌凤为例第44-58页
    第一节 @陈昌凤的基本情况第44-51页
        一、个案选择的缘由第44页
        二、@陈昌凤使用情况简述第44-51页
    第二节 @陈昌凤影响力发挥的借鉴意义第51-57页
        一、@陈昌凤影响力的优越性第51-55页
        二、@陈昌凤影响力的局限性第55-57页
    本章小结第57-58页
结语第58-60页
参考文献第60-62页
致谢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国内周播剧研究
下一篇:电视谈话节目的文艺形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