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S波段接收机小型化低噪声放大器的研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2页 |
1.1 论文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 | 第8-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1.2 选题意义 | 第9-10页 |
1.2 发展现状及应用前景 | 第10-11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第2章 低噪声放大器设计的基本理论 | 第12-24页 |
2.1 散射矩阵 | 第12-13页 |
2.2 低噪声放大器的主要指标 | 第13-18页 |
2.2.1 噪声系数与噪声级联 | 第13-15页 |
2.2.2 功率增益 | 第15-16页 |
2.2.3 增益平坦度 | 第16-17页 |
2.2.4 工作频带 | 第17页 |
2.2.5 输入输出驻波比 | 第17页 |
2.2.6 线性范围 | 第17-18页 |
2.3 稳定性分析 | 第18-20页 |
2.4 阻抗匹配网络 | 第20-23页 |
2.4.1 匹配电路设计 | 第20-22页 |
2.4.2 Smith圆图阻抗变换 | 第22-23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3章 低噪声放大器的设计方法 | 第24-30页 |
3.1 低噪声放大器的组成及设计步骤 | 第24页 |
3.2 小型化低噪声放大器的设计要求 | 第24-28页 |
3.2.1 电路形式的选择 | 第24-25页 |
3.2.2 低噪声器件的选择 | 第25-27页 |
3.2.3 偏置电路设计 | 第27-28页 |
3.2.4 匹配电路设计 | 第28页 |
3.3 低噪声放大器的计算机设计方法 | 第28-29页 |
3.4 低噪声放大器的屏蔽性设计 | 第29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4章S波段小型化低噪声放大器的设计与仿真 | 第30-48页 |
4.1 主要指标要求 | 第30页 |
4.2 板材的确定 | 第30页 |
4.3 第一级放大电路设计方案 | 第30-34页 |
4.3.1 第一级放大器件选择 | 第30-31页 |
4.3.2 第一级电路结构选择 | 第31页 |
4.3.3 偏置电路设计 | 第31-32页 |
4.3.4 稳定性设计 | 第32-34页 |
4.4 第二、三级放大电路设计方案 | 第34-35页 |
4.5 低噪声放大器的三级设计方案 | 第35-36页 |
4.6 低噪声放大器电路仿真过程 | 第36-44页 |
4.6.1 第一级放大电路仿真设计 | 第36-40页 |
4.6.2 第二、三级放大电路仿真设计 | 第40-43页 |
4.6.3 三级级联电路仿真设计及仿真结果 | 第43-44页 |
4.7 PCB版图设计 | 第44-45页 |
4.7.1 布局原则 | 第45页 |
4.7.2 布线原则 | 第45页 |
4.8 本章小结 | 第45-48页 |
第5章 低噪声放大器的测试及结果分析 | 第48-56页 |
5.1 测试中仪器的使用及注意事项 | 第48-49页 |
5.2 低噪声放大器的测试 | 第49-52页 |
5.2.1 噪声测试 | 第49页 |
5.2.2 端口参数测试 | 第49-52页 |
5.3 测试及调试总结 | 第52-54页 |
5.3.1 测试总结 | 第52-53页 |
5.3.2 调试总结 | 第53页 |
5.3.3 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 第53-54页 |
5.4 研制结果 | 第54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结论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第62-64页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