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2页 |
| 0 引言 | 第12-22页 |
|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动态 | 第13-19页 |
| ·国外研究现状与发展动态 | 第13-15页 |
| ·国内研究现状与发展动态 | 第15-19页 |
| ·主要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9-20页 |
| ·创新之处与研究不足 | 第20-22页 |
| ·创新之处 | 第20-21页 |
| ·研究不足 | 第21-22页 |
| 1 基础教育均等化的理论分析 | 第22-31页 |
| ·公共物品的供给及其差异性 | 第22-25页 |
| ·公共物品及其供给 | 第22-23页 |
| ·公共物品供给的差异性 | 第23-25页 |
| ·基础教育的物品属性及其均等化 | 第25-28页 |
| ·基础教育及其物品属性 | 第26页 |
| ·基础教育均等化 | 第26-28页 |
| ·基础教育均等化供给机制 | 第28-31页 |
| 2 我国城乡基础教育差异的实证分析 | 第31-37页 |
| ·城乡基础教育经费的差异 | 第31-32页 |
| ·城乡基础教育办学条件的差异 | 第32-34页 |
| ·城乡基础教育师资水平的差异 | 第34-37页 |
| ·城乡基础教育教师数量的差异 | 第34-35页 |
| ·城乡基础教育教师质量的差异 | 第35-37页 |
| 3 我国城乡基础教育差异的效应分析 | 第37-46页 |
| ·城乡基础教育差异对人力资本存量的影响 | 第37-41页 |
| ·模型设定 | 第37-38页 |
| ·数据说明 | 第38-39页 |
| ·回归分析 | 第39-41页 |
| ·城乡基础教育差异对居民收入的影响 | 第41-46页 |
| ·模型设定 | 第41-42页 |
| ·数据说明 | 第42-43页 |
| ·回归分析 | 第43-46页 |
| 4 供给机制对我国城乡基础教育的影响 | 第46-50页 |
| ·财政支持机制对城乡基础教育的影响 | 第46-47页 |
| ·转移支付制度对城乡基础教育的影响 | 第46页 |
| ·筹资渠道对城乡基础教育的影响 | 第46-47页 |
| ·资源配置机制对城乡基础教育的影响 | 第47-48页 |
| ·政策实施机制对城乡基础教育的影响 | 第48-50页 |
| ·城市优先的发展政策 | 第48-49页 |
| ·重点学校政策和示范学校政策 | 第49-50页 |
| 5 城乡基础教育均等化供给机制的国际比较与经验借鉴 | 第50-57页 |
| ·城乡基础教育均等化供给机制的国际比较 | 第50-54页 |
| ·美国基础教育均等化供给机制 | 第50-52页 |
| ·法国基础教育均等化供给机制 | 第52-53页 |
| ·韩国基础教育均等化供给机制 | 第53-54页 |
| ·国际经验对我国城乡基础教育均等化供给机制的启示 | 第54-57页 |
| 6 实现我国城乡基础教育均等化的对策建议 | 第57-64页 |
| ·完善基础教育财政支持机制 | 第57-59页 |
| ·完善现有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 第57-58页 |
| ·建立分级负担财政投入机制 | 第58页 |
| ·坚持教育多渠道筹资的原则 | 第58-59页 |
| ·优化基础教育资源配置机制 | 第59-62页 |
| ·以激励手段调节城乡师资供给的均衡 | 第59-60页 |
| ·城乡基础教育经费均衡分配法制化 | 第60-62页 |
| ·建立基础教育均等化政策实施机制 | 第62-64页 |
| ·实现政策制定的合理性,教育政策适当倾向农村 | 第62页 |
| ·建立政策实施的监督机制,保证政策的实施效果 | 第62-64页 |
| 7 结论与展望 | 第64-66页 |
| 参考文献 | 第66-69页 |
| 致谢 | 第69-70页 |
| 个人简历 | 第70-71页 |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