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绪论 | 第7-11页 |
第一章 立法后评估制度的基本理论 | 第11-22页 |
第一节 立法后评估制度的概念与特征 | 第11-15页 |
一、立法后评估制度的概念界定 | 第11-13页 |
二、立法后评估制度的特征 | 第13-15页 |
第二节 立法后评估制度的兴起 | 第15-17页 |
一、立法后评估制度的产生 | 第15页 |
二、立法后评估制度在国外的兴起 | 第15-16页 |
三、我国立法后评估制度的兴起 | 第16-17页 |
第三节 立法后评估制度的意义与基本原则 | 第17-22页 |
一、立法后评估制度的意义 | 第17-19页 |
二、立法后评估的基本原则 | 第19-22页 |
第二章 国内外立法后评估制度模式的分析 | 第22-39页 |
第一节 立法后评估主体模式分析 | 第22-29页 |
一、立法后评估主体模式的概念 | 第22页 |
二、国外立法后评估主体的模式分析 | 第22-24页 |
三、我国立法后评估主体的模式分析 | 第24-29页 |
四、立法后评估主体模式确立的必要性 | 第29页 |
五、立法后评估主体模式的特征 | 第29页 |
第二节 立法后评估利益相关者模式分析 | 第29-32页 |
一、立法后评估“利益相关者”的概念 | 第29-31页 |
二、立法后评估“利益相关者”模式的操作流程 | 第31-32页 |
三、“利益相关者”立法后评估模式的必要性 | 第32页 |
第三节 立法后评估成本效益模式分析 | 第32-39页 |
一、立法后评估成本效益模式概念 | 第32-33页 |
二、国内外的立法后成本效益评估模式的比较分析 | 第33-35页 |
三、立法后评估成本效益模式的功能 | 第35-37页 |
四、我国立法后评估成本效益分析模式的程序 | 第37-39页 |
第三章 我国立法后评估制度的优势及其局限性 | 第39-46页 |
第一节 我国立法后评估主体模式的优势与局限性 | 第39-42页 |
一、内部评估主体模式优势与局限性 | 第39-40页 |
二、外部评估主体模式优势与局限性 | 第40-42页 |
第二节 我国立法后评估利益相关者模式存在优势及其局限性 | 第42-43页 |
一、立法后评估利益相关者模式的优势 | 第42页 |
二、立法后评估利益相关者模式的局限性 | 第42-43页 |
第三节 我国立法后评估成本效益模式的优势和局限性 | 第43-46页 |
一、立法后评估成本效益模式的优势 | 第43-44页 |
二、立法后评估成本效益模式的局限性 | 第44-46页 |
第四章 完善我国立法后评估制度的可行性建议 | 第46-51页 |
结语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