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理论论文

我国立法后评估制度研究

中文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绪论第7-11页
第一章 立法后评估制度的基本理论第11-22页
    第一节 立法后评估制度的概念与特征第11-15页
        一、立法后评估制度的概念界定第11-13页
        二、立法后评估制度的特征第13-15页
    第二节 立法后评估制度的兴起第15-17页
        一、立法后评估制度的产生第15页
        二、立法后评估制度在国外的兴起第15-16页
        三、我国立法后评估制度的兴起第16-17页
    第三节 立法后评估制度的意义与基本原则第17-22页
        一、立法后评估制度的意义第17-19页
        二、立法后评估的基本原则第19-22页
第二章 国内外立法后评估制度模式的分析第22-39页
    第一节 立法后评估主体模式分析第22-29页
        一、立法后评估主体模式的概念第22页
        二、国外立法后评估主体的模式分析第22-24页
        三、我国立法后评估主体的模式分析第24-29页
        四、立法后评估主体模式确立的必要性第29页
        五、立法后评估主体模式的特征第29页
    第二节 立法后评估利益相关者模式分析第29-32页
        一、立法后评估“利益相关者”的概念第29-31页
        二、立法后评估“利益相关者”模式的操作流程第31-32页
        三、“利益相关者”立法后评估模式的必要性第32页
    第三节 立法后评估成本效益模式分析第32-39页
        一、立法后评估成本效益模式概念第32-33页
        二、国内外的立法后成本效益评估模式的比较分析第33-35页
        三、立法后评估成本效益模式的功能第35-37页
        四、我国立法后评估成本效益分析模式的程序第37-39页
第三章 我国立法后评估制度的优势及其局限性第39-46页
    第一节 我国立法后评估主体模式的优势与局限性第39-42页
        一、内部评估主体模式优势与局限性第39-40页
        二、外部评估主体模式优势与局限性第40-42页
    第二节 我国立法后评估利益相关者模式存在优势及其局限性第42-43页
        一、立法后评估利益相关者模式的优势第42页
        二、立法后评估利益相关者模式的局限性第42-43页
    第三节 我国立法后评估成本效益模式的优势和局限性第43-46页
        一、立法后评估成本效益模式的优势第43-44页
        二、立法后评估成本效益模式的局限性第44-46页
第四章 完善我国立法后评估制度的可行性建议第46-51页
结语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54页
致谢第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冷冻胚胎的法律属性及保护问题研究
下一篇:中日洗钱罪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