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心理学论文--发展心理学(人类心理学)论文--儿童心理学论文

从“不是我做的”到“勇于说实话”--小学儿童说谎行为的研究与干预

中文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1 引言第13-20页
    1.1 研究背景与动机第13-15页
    1.2 研究目的第15-16页
    1.3 研究问题第16-17页
    1.4 研究意义第17页
    1.5 操作性定义第17-18页
        1.5.1 说谎行为(lying)第17-18页
        1.5.2 心路历程(mentality)第18页
        1.5.3 认知行为游戏治疗(CBPT)第18页
    1.6 研究限制第18-20页
2 文献综述第20-33页
    2.1 说谎行为的相关研究第20-29页
        2.1.1 说谎行为的定义第20-21页
        2.1.2 说谎行为的分类第21-22页
        2.1.3 说谎行为的动机第22页
        2.1.4 说谎行为的理论模型第22-25页
        2.1.5 儿童说谎行为的研究方法第25-28页
        2.1.6 儿童说谎行为的相关研究第28-29页
    2.2 心路历程及相关研究第29-31页
        2.2.1 心路历程的定义第29-30页
        2.2.2 心路历程的相关研究第30-31页
    2.3 认知行为游戏治疗及相关研究第31-33页
        2.3.1 认知行为游戏治疗的定义第31-32页
        2.3.2 认知行为游戏治疗的相关研究第32-33页
3 研究架构与方法第33-41页
    3.1 研究架构第33-35页
    3.2 研究对象第35-36页
        3.2.1 研究一:小学儿童说谎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研究之研究对象第35页
        3.2.2 研究二:小学儿童说谎行为的心路历程研究之研究对象第35-36页
        3.2.3 研究三:认知行为游戏治疗对小学儿童说谎行为的干预研究之研究对象第36页
    3.3 研究方法第36-38页
        3.3.1 研究一:小学儿童说谎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研究之研究方法第36页
        3.3.2 研究二:小学儿童说谎行为的心路历程研究之研究方法第36-37页
        3.3.3 研究三:认知行为游戏治疗对小学儿童说谎行为的干预研究之研究方法第37-38页
    3.4 研究工具第38-40页
        3.4.1 研究一:小学儿童说谎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研究之研究工具第38页
        3.4.2 研究二:小学儿童说谎行为的心路历程研究之研究工具第38-39页
        3.4.3 研究三:认知行为游戏治疗对小学儿童说谎行为的干预研究之研究工具第39-40页
    3.5 数据处理第40-41页
4 研究一:小学儿童说谎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研究第41-83页
    4.1 研究目的第41页
    4.2 研究问题第41页
    4.3 研究对象第41-44页
        4.3.1 访谈对象第41-42页
        4.3.2 问卷初测对象第42-43页
        4.3.3 问卷正式施测对象第43-44页
    4.4 研究方法第44-45页
        4.4.1 文献分析法第44页
        4.4.2 扎根理论研究法第44-45页
        4.4.3 深度访谈法第45页
        4.4.4 问卷调查法第45页
    4.5 研究工具第45-47页
        4.5.1《说谎儿童核检表》第45-46页
        4.5.2 访谈提纲第46-47页
        4.5.3《小学儿童说谎行为父母评量表》第47页
    4.6 数据处理第47页
    4.7 研究结果第47-72页
        4.7.1 小学儿童说谎行为的类型第47-54页
        4.7.2《小学儿童说谎行为父母评量表》的编制第54-63页
        4.7.3 小学儿童说谎行为的现状调查第63-69页
        4.7.4 不同背景变量下小学儿童说谎行为的影响因素模型第69-72页
    4.8 讨论第72-81页
        4.8.1 小学儿童说谎行为的类型分析第72-74页
        4.8.2《小学儿童说谎行为父母评量表》编制的必要性与有效性分析第74-75页
        4.8.3 小学儿童说谎行为的现状分析第75-80页
        4.8.4 不同背景变量下小学儿童说谎行为的影响因素模型分析第80-81页
    4.9 结论第81-83页
5 研究二:小学儿童说谎行为的心路历程研究第83-101页
    5.1 研究目的第83页
    5.2 研究问题第83页
    5.3 研究对象第83-84页
        5.3.1 预实验对象第83页
        5.3.2 正式实验对象第83-84页
    5.4 研究方法第84-85页
        5.4.1 文献分析法第84页
        5.4.2 情境实验法第84页
        5.4.3 问卷调查法第84页
        5.4.4 访谈法第84-85页
    5.5 研究工具第85-87页
        5.5.1《说谎过程情绪体验表》第85页
        5.5.2 访谈提纲第85-87页
    5.6 研究设计第87-89页
        5.6.1 情境实验设计第87-88页
        5.6.2 控制变量处理第88页
        5.6.3 实验程序第88-89页
    5.7 数据处理第89页
    5.8 研究结果第89-96页
        5.8.1 小学儿童说谎过程的情绪体验测量结果第89-93页
        5.8.2 小学儿童说谎行为的心路历程访谈结果第93-96页
    5.9 讨论第96-99页
        5.9.1 小学儿童说谎过程的情绪体验测量结果分析第96-97页
        5.9.2 小学儿童说谎行为的心路历程访谈结果分析第97-99页
    5.10 结论第99-101页
6 研究三:认知行为游戏治疗对小学儿童说谎行为的干预研究第101-130页
    6.1 研究目的第101页
    6.2 研究问题第101页
    6.3 研究对象第101页
    6.4 研究方法第101-102页
        6.4.1 文献分析法第101-102页
        6.4.2 问卷调查法第102页
        6.4.3 访谈法第102页
        6.4.4 干预研究法第102页
    6.5 研究工具第102-103页
        6.5.1 研究工具第102-103页
        6.5.2 研究材料第103页
    6.6 研究设计第103-106页
        6.6.1 研究设计模式第103-104页
        6.6.2 研究变量第104-105页
        6.6.3 干预效果评估第105-106页
    6.7 资料处理第106-107页
        6.7.1 质性结果的处理第106页
        6.7.2 量化结果的处理第106-107页
    6.8 研究过程第107-116页
        6.8.1 干预理论第107-108页
        6.8.2 干预阶段安排第108-110页
        6.8.3 干预过程第110-116页
    6.9 结果与分析第116-127页
        6.9.1 质性效果分析第116-123页
        6.9.2 量化结果分析第123-127页
    6.10 讨论第127-129页
    6.11 结论第129-130页
7 总结论与建议第130-136页
    7.1 总结论第130-133页
        7.1.1 小学儿童说谎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分析第130-131页
        7.1.2 小学儿童说谎过程的情绪体验测量结果及心路历程访谈结果第131-133页
        7.1.3 认知行为游戏治疗对小学儿童说谎行为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第133页
    7.2 建议第133-136页
        7.2.1 教育上的建议第133-134页
        7.2.2 对未来研究的建议第134-136页
参考文献第136-144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第144-145页
附录第145-171页
    附录一 说谎儿童父母访谈提纲第145-146页
    附录二:《小学儿童说谎行为父母评量表》专家效度表第146-153页
    附录三:《小学儿童说谎行为父母评量表》专家修改意见及修正结果第153-160页
    附录四:《小学儿童说谎行为父母评量表》初测量表第160-163页
    附录五:《小学儿童说谎行为父母评量表》正式量表第163-166页
    附录六:《儿童说谎过程之情绪体验表》第166-167页
    附录七:《儿童说谎行为之心路历程》访谈提纲第167-168页
    附录八:干预治疗家长同意书第168-169页
    附录九:认知行为游戏治疗访谈回馈表第169-171页
致谢第171-173页

论文共1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媒体视域下中国共产党群众工作研究
下一篇:加油站安全现状评价--以泸州龙马潭迎宾大道加油站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