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决策中的公众参与制度研究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15-18页 |
第一章 行政决策中公众参与的基本理论 | 第18-28页 |
第一节 公众参与的内涵和领域 | 第18-22页 |
一、公众参与的内涵 | 第18-19页 |
二、公众参与的领域 | 第19-22页 |
第二节 行政决策领域下的公众参与 | 第22-25页 |
一、行政决策中公众参与的内涵 | 第22页 |
二、行政决策中公众参与的理论基础 | 第22-25页 |
第三节 行政决策中公众参与的价值 | 第25-28页 |
一、公众参与行政决策是决策民主化的要求 | 第25-26页 |
二、公众参与行政决策是决策法治化的要求 | 第26页 |
三、公众参与行政决策是决策科学化的要求 | 第26-28页 |
第二章 我国行政决策中公众参与的实践 | 第28-33页 |
第一节 行政决策中公众参与的政治认同 | 第28-29页 |
第二节 行政决策中公众参与的实践发展 | 第29-30页 |
第三节 我国目前行政决策中公众参与的具体形式 | 第30-33页 |
一、行政听证 | 第31页 |
二、书面征求意见 | 第31-32页 |
三、民意调查 | 第32-33页 |
第三章 我国行政决策中公众参与存在的问题 | 第33-39页 |
第一节 参与主体方面存在的问题 | 第33-36页 |
一、公众参与行政决策的能力和意识不足 | 第33-34页 |
二、参与代表产生机制不健全 | 第34-35页 |
三、专家咨询制度的偏离 | 第35-36页 |
第二节 参与程序方面存在的问题 | 第36-38页 |
一、公众参与前置程序缺乏——信息公开不足 | 第36页 |
二、公众参与的启动程序单一 | 第36-37页 |
三、公众参与的具体程序规范缺乏 | 第37-38页 |
第三节 行政决策中公众参与形式主义严重 | 第38-39页 |
第四章 完善我国行政决策中的公众参与制度的建议 | 第39-52页 |
第一节 公众参与的主体方面的完善 | 第39-43页 |
一、提升公众参与行政决策的意识和能力 | 第39-40页 |
二、完善利益代表机制 | 第40-42页 |
三、完善专家参与行政决策的机制 | 第42-43页 |
第二节 完善参与程序 | 第43-46页 |
一、完善公众参与的前置程序 | 第43-44页 |
二、完善公众参与的启动程序 | 第44页 |
三、制定专门行政程序法 | 第44-46页 |
第三节 提高行政决策中公众参与的效力 | 第46-47页 |
一、建立公众意见反馈机制 | 第46页 |
二、建立行政决策责任追究机制 | 第46-47页 |
第四节 互联网时代下的公众参与 | 第47-52页 |
一、互联网+电子政务 | 第48-50页 |
二、互联网+电子政务的发展和规范 | 第50-52页 |
结语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