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土力学、地基基础工程论文--地基基础论文--地基和基础的理论和计算论文

水平加筋地基极限承载力的极限上限分析法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0-23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页
    1.2 水平加筋地基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4页
        1.2.1 水平加筋地基的试验研究现状第10-13页
        1.2.2 水平加筋地基破坏模式研究现状第13-14页
    1.3 水平加筋地基承载力常见分析方法第14-20页
        1.3.1 改进的Terzaghi公式法第14-15页
        1.3.2 宾奎特法第15-17页
        1.3.3 Huang和Tatsuoka的极限承载力计算方法第17页
        1.3.4 Huang和Menq的极限承载力计算方法第17-18页
        1.3.5 改进的Ingold计算方法第18-19页
        1.3.6 王钊的极限承载力计算方法第19-20页
        1.3.7 施有志的极限承载力计算方法第20页
    1.4 水平加筋地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第20-21页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21-22页
    1.6 本文研究工作的技术路线第22-23页
第2章 筋材的加筋机理第23-35页
    2.1 概述第23页
    2.2 水平加筋地基加筋机理分析第23-33页
        2.2.1 界面摩擦加筋原理第24-27页
        2.2.2 准黏聚力原理第27-28页
        2.2.3 张力膜原理第28-30页
        2.2.4 加筋垫层应力扩散理论第30-32页
        2.2.5 其他理论第32-33页
    2.3 上限分析法应用于水平加筋地基承载力分析的思路第33-34页
    2.4 本章小结第34-35页
第3章 考虑筋土变形协调的筋材内力功计算方法第35-43页
    3.1 概述第35页
    3.2 筋材的内力功计算方法分析第35-40页
        3.2.1 杨俊杰计算方法第35-38页
        3.2.2 吴雄志计算方法第38页
        3.2.3 Radoslaw L.M计算方法第38-39页
        3.2.4 杨雪强计算方法第39-40页
    3.3 考虑筋土变形协调的筋材内力功计算方法第40-42页
    3.4 本章小结第42-43页
第4章 水平加筋地基承载力的极限上限分析第43-60页
    4.1 概述第43-44页
    4.2 极限分析理论第44-52页
        4.2.1 静力容许应力场与机动容许速度场第44-46页
        4.2.2 虚功方程第46-47页
        4.2.3 上、下限定理第47-48页
        4.2.4 上限分析法第48-52页
    4.3 基于可变破坏模式的水平加筋地基承载力上限分析第52-59页
        4.3.1 水平加筋地基的可变破坏模式第52-54页
        4.3.2 机动容许速度场的构建第54-56页
        4.3.3 基于可变破坏模式的水平加筋地基承载力上限分析第56-59页
    4.4 本章小结第59-60页
第5章 实例验证与参数分析第60-67页
    5.1 与其他理论研究方法对比第60-63页
        5.1.1 算例分析第60-63页
    5.2 参数敏感性分析第63-65页
        5.2.1 水平筋材抗拉强度的影响第63-64页
        5.2.2 水平筋材加筋间距的影响第64-65页
        5.2.3 土体内摩擦角的影响第65页
    5.3 本章小结第65-67页
结论与展望第67-69页
参考文献第69-73页
致谢第73-74页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带剪力键的钢—混凝土组合梁受弯性能试验研究
下一篇:地震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连续倒塌数值模拟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