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10-15页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研究背景 | 第10页 |
2.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2.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三)研究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1.基本思路 | 第13页 |
2.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的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15-23页 |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的概念 | 第15-17页 |
(二)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的构成要素 | 第17-19页 |
1.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的主体 | 第17-18页 |
2.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的客体 | 第18页 |
3.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的内容 | 第18-19页 |
4.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的方式 | 第19页 |
(三)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的功能 | 第19-20页 |
1.服务功能 | 第19页 |
2.教育功能 | 第19-20页 |
3.实践功能 | 第20页 |
4.研究功能 | 第20页 |
(四)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的理论基础 | 第20-23页 |
1.人职匹配理论 | 第20-21页 |
2.生涯规划理论 | 第21页 |
3.人格发展理论 | 第21页 |
4.心理动力论 | 第21-23页 |
二、陕西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23-30页 |
(一)陕西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现状分析 | 第23-25页 |
1.重视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工作 | 第23-24页 |
2.建立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机构 | 第24页 |
3.就业指导服务工作内容不断增加 | 第24-25页 |
4.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新模式初见成效 | 第25页 |
(二)陕西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 | 第25-30页 |
1.陕西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机构缺乏专业人才 | 第26-27页 |
2.陕西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工作内容简单 | 第27-28页 |
3.陕西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方式传统 | 第28-30页 |
三、国内外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的经验与启示 | 第30-37页 |
(一)国外高校建设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的经验 | 第30-33页 |
1.美国高校重视职业生涯规划 | 第30-31页 |
2.英国高校注重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 | 第31页 |
3.加拿大高校提供工作实习 | 第31-32页 |
4.日本高校建立完善的就业指导机构 | 第32-33页 |
(二)国内高校建设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的经验 | 第33-35页 |
1.南开大学坚持开展精准指导服务 | 第33-34页 |
2.黑龙江大学深化创新创业教育内涵建设 | 第34页 |
3.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持续深化产教融合 | 第34页 |
4.南京理工大学充分发挥智慧就业平台的作用 | 第34-35页 |
(三)国内外高校建设大学生就业指导体系的启示 | 第35-37页 |
1.建立科学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 | 第35页 |
2.建设专业师资队伍 | 第35-36页 |
3.提供现代网络信息技术支持 | 第36-37页 |
四、陕西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改进对策 | 第37-48页 |
(一)明确陕西民办高校各级就业指导服务部门的分工 | 第37-38页 |
1.就业指导委员会 | 第37页 |
2.就业指导服务中心 | 第37-38页 |
3.院系就业指导机构 | 第38页 |
(二)加强陕西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师资队伍建设 | 第38-41页 |
1.专职指导教师队伍建设 | 第38-39页 |
2.信息管理队伍建设 | 第39-40页 |
3.辅导员队伍建设 | 第40页 |
4.专业课教师队伍建设 | 第40-41页 |
(三)丰富陕西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的内容 | 第41-44页 |
1.制定连贯的就业指导教学计划 | 第41-42页 |
2.加强就业指导课程建设 | 第42-43页 |
3.加强创新创业教育 | 第43-44页 |
(四)改进陕西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方式 | 第44-48页 |
1.提高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 第44-45页 |
2.进行个性化就业指导服务 | 第45页 |
3.跟踪调查毕业生就业质量 | 第45-46页 |
4.加强信息化服务支持 | 第46页 |
5.建立健全就业联动机制 | 第46-48页 |
结论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