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4页 |
1.1 引言 | 第10-11页 |
1.2 5-羟甲基糠醛的性质及应用 | 第11-14页 |
1.2.1 5-羟甲基糠醛的性质 | 第11-12页 |
1.2.2 5-羟甲基糠醛的应用 | 第12-14页 |
1.3 制备5-HMF的反应体系 | 第14-18页 |
1.3.1 单相反应体系 | 第14-15页 |
1.3.1.1 简单的单相水溶液体系 | 第14-15页 |
1.3.1.2 极性非质子有机溶剂体系 | 第15页 |
1.3.2 双相反应体系 | 第15-18页 |
1.4 催化剂体系 | 第18-21页 |
1.4.1 均相催化剂 | 第18-19页 |
1.4.1.1 无机酸和有机酸 | 第18页 |
1.4.1.2 金属盐 | 第18-19页 |
1.4.1.3 离子液体 | 第19页 |
1.4.2 固体酸催化剂 | 第19-21页 |
1.5 葡萄糖降解制备5-HMF的机理 | 第21-22页 |
1.6 研究意义及内容 | 第22-24页 |
1.6.1 研究意义 | 第22-23页 |
1.6.2 研究内容 | 第23-24页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24-31页 |
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24-25页 |
2.1.1 实验试剂 | 第24页 |
2.1.2 实验仪器 | 第24-25页 |
2.2 催化反应装置 | 第25-26页 |
2.3 催化剂的表征 | 第26-27页 |
2.3.1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R) | 第26页 |
2.3.2 X射线粉末衍射(XRD) | 第26-27页 |
2.3.3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 | 第27页 |
2.3.4 N_2吸脱附(BET) | 第27页 |
2.3.5 NH_3程序升温脱附(NH_3-TPD) | 第27页 |
2.3.6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 第27页 |
2.4 催化活性的定量分析 | 第27-31页 |
2.4.1 5-HMF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27-29页 |
2.4.2 葡萄糖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29-31页 |
第三章 固体酸HPA/TiO_2-ZrO_2在双相体系中催化降解葡萄糖制备5-HMF | 第31-48页 |
3.1 引言 | 第31-32页 |
3.2 固体酸催化剂HPA/TiO_2-ZrO_2的制备 | 第32页 |
3.2.1 载体的合成 | 第32页 |
3.2.2 负载磷钨酸催化剂的合成 | 第32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32-47页 |
3.3.1 催化剂表征 | 第32-39页 |
3.3.1.1 FT-IR | 第32-33页 |
3.3.1.2 XRD | 第33-35页 |
3.3.1.3 XPS | 第35-37页 |
3.3.1.4 BET和NH_3-TPD | 第37-39页 |
3.3.1.5 TEM | 第39页 |
3.3.2 催化剂HPA/TiO_2-ZrO_2催化葡萄糖降解制备5-HMF的活性评价 | 第39-45页 |
3.3.2.1 载体中钛锆摩尔比的影响 | 第39-40页 |
3.3.2.2 载体焙烧温度的影响 | 第40-41页 |
3.3.2.3 HPA负载量和反应时间的影响 | 第41-42页 |
3.3.2.4 萃取相溶剂种类的影响 | 第42页 |
3.3.2.5 反应温度的影响 | 第42-43页 |
3.3.2.6 催化剂用量的影响 | 第43-44页 |
3.3.2.7 反应相NaCl浓度的影响 | 第44页 |
3.3.2.8 双相体积比的影响 | 第44-45页 |
3.3.2.9 磁力搅拌速度的影响 | 第45页 |
3.3.3 催化剂的循环利用性 | 第45-47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四章 固体酸PW_(12)-TiO_2-SiO_2在双相体系中催化降解葡萄糖制备5-HMF | 第48-62页 |
4.1 引言 | 第48-49页 |
4.2 固体酸催化剂PW_(12)-TiO_2-SiO_2的制备 | 第49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49-60页 |
4.3.1 催化剂表征 | 第49-54页 |
4.3.1.1 FT-IR表征 | 第49-50页 |
4.3.1.2 XRD表征 | 第50-51页 |
4.3.1.3 XPS表征 | 第51-53页 |
4.3.1.4 催化剂比表面积、表面酸量和酸密度 | 第53-54页 |
4.3.2 催化剂PW_(12)-TiO_2-SiO_2催化葡萄糖降解制备5-HMF的活性评价 | 第54-59页 |
4.3.2.1 PW_(12)掺杂量和反应时间的影响 | 第55-56页 |
4.3.2.2 反应温度的影响 | 第56页 |
4.3.2.3 硅钛摩尔比的影响 | 第56-57页 |
4.3.2.4 双相体系体积比的影响 | 第57-58页 |
4.3.2.5 催化剂用量的影响 | 第58页 |
4.3.2.6 磁力搅拌速度的影响 | 第58-59页 |
4.3.3 催化剂的循环利用性 | 第59-60页 |
4.4 HPA/TiO_2-ZrO_2和PW_(12)-TiO_2-SiO_2催化活性的比较分析 | 第60-61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结论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7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6-77页 |
致谢 | 第77-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