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技术企业创新投资生态系统平衡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8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2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2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3.1 关于创新投资的研究 | 第12-14页 |
1.3.2 关于生态管理的研究 | 第14页 |
1.3.3 关于生态系统及其平衡的研究 | 第14-15页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5-18页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4.2 主要研究方法 | 第16页 |
1.4.3 技术路线 | 第16-18页 |
第2章 创新投资生态系统平衡界定及影响因素分析 | 第18-25页 |
2.1 创新投资生态系统内涵及特点 | 第18-21页 |
2.1.1 创新投资活动生态属性 | 第18页 |
2.1.2 创新投资生态系统内涵 | 第18-19页 |
2.1.3 创新投资生态系统特点 | 第19-21页 |
2.2 创新投资生态系统平衡内涵及要素流动过程 | 第21-22页 |
2.2.1 创新投资生态系统平衡内涵 | 第21页 |
2.2.2 平衡的创新投资生态系统要素流动过程 | 第21-22页 |
2.3 创新投资生态系统平衡影响因素分析 | 第22-24页 |
2.3.1 生产者维度 | 第22-23页 |
2.3.2 消费者维度 | 第23页 |
2.3.3 分解者维度 | 第23页 |
2.3.4 创新投资环境维度 | 第23-24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3章 高新技术企业创新投资生态系统平衡评价 | 第25-34页 |
3.1 创新投资生态系统平衡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 第25页 |
3.2 创新投资生态系统平衡评价指标选取 | 第25-29页 |
3.2.1 生产者维度评价指标选取 | 第25-26页 |
3.2.2 消费者维度评价指标选取 | 第26-28页 |
3.2.3 分解者维度评价指标选取 | 第28页 |
3.2.4 创新投资环境维度评价指标选取 | 第28-29页 |
3.3 创新投资生态系统平衡评价方法确定 | 第29页 |
3.4 创新投资生态系统平衡模糊综合评价 | 第29-33页 |
3.4.1 递阶层次结构及评价集确定 | 第29-30页 |
3.4.2 指标权重确定 | 第30-31页 |
3.4.3 优化隶属度矩阵确定方法 | 第31-32页 |
3.4.4 模糊综合评价过程 | 第32页 |
3.4.5 评价结果处理与分析 | 第32-33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4章 高新技术企业创新投资生态系统的平衡调整 | 第34-41页 |
4.1 创新投资生态系统平衡调整体系 | 第34-36页 |
4.1.1 创新投资生态系统平衡调整目标 | 第34页 |
4.1.2 创新投资生态系统平衡调整内容及流程 | 第34-35页 |
4.1.3 创新投资生态系统平衡调整方法 | 第35-36页 |
4.1.4 创新投资生态系统平衡调整重点 | 第36页 |
4.2 创新投资生态系统平衡调整措施 | 第36-40页 |
4.2.1 优化创新投资生态位 | 第37页 |
4.2.2 加强同业竞争与合作 | 第37-38页 |
4.2.3 维持创新产品供给与需求稳定 | 第38-39页 |
4.2.4 提高创新投资生态系统承载力 | 第39-40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5章 向日葵光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案例分析 | 第41-51页 |
5.1 案例背景介绍 | 第41页 |
5.2 向日葵创新投资生态系统平衡评价 | 第41-49页 |
5.2.1 评价数据来源及说明 | 第41-43页 |
5.2.2 评价指标权重集建立 | 第43-46页 |
5.2.3 评价指标隶属度确定 | 第46-48页 |
5.2.4 模糊综合评价与评价结果处理 | 第48-49页 |
5.3 向日葵创新投资生态系统的平衡调整 | 第49-50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结论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