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一、引言 | 第8-17页 |
(一) 选题缘由 | 第8-10页 |
1. 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 第8-9页 |
2. 课程改革对评价的要求 | 第9页 |
3. 小学美术课堂作业评价问题突出 | 第9-10页 |
(二)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2. 国外相关研究 | 第12-13页 |
3. 对已有研究的总结 | 第13页 |
(三) 研究方法及研究过程 | 第13-15页 |
1.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2. 研究过程 | 第14-15页 |
(四)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5-17页 |
1. 研究的目的 | 第15页 |
2. 研究的意义 | 第15-17页 |
二、概念界定和研究理论依据 | 第17-24页 |
(一) 主要概念界定 | 第17-18页 |
1. 评价 | 第17页 |
2. 美术课堂作业 | 第17页 |
3. 小学美术课堂作业评价 | 第17-18页 |
(二) 研究的理论依据 | 第18-21页 |
1. 布鲁姆的教学评价理论 | 第18页 |
2. 罗杰斯的人本主义理论 | 第18-19页 |
3. 多元智能理论 | 第19页 |
4. 建构主义理论 | 第19-20页 |
5. 义务教育阶段美术新课程标准 | 第20-21页 |
(三) 小学美术课堂作业评价要求及主要功能 | 第21-24页 |
1. 小学美术课堂作业作业评价的具体要求 | 第21-22页 |
(1) 采用多种评价方式 | 第21页 |
(2) 注重评价的针对性和具体性 | 第21-22页 |
(3) 注重评价反馈 | 第22页 |
2. 小学美术课堂作业作业评价的主要功能 | 第22-24页 |
(1) 诊断功能 | 第22页 |
(2) 导向功能 | 第22-23页 |
(3) 激励功能 | 第23-24页 |
三、小学美术课堂作业评价现状调查 | 第24-36页 |
(一) 小学美术课堂作业评价的现状 | 第24-36页 |
1. 小学美术课堂作业评价师生问卷调查报告 | 第24-33页 |
(1) 调查问卷问题设置情况 | 第24页 |
(2) 调查问卷实施情况 | 第24页 |
(3) 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 第24-33页 |
2. 小学美术课堂作业评价师生访谈报告 | 第33-36页 |
四、小学美术课堂作业评价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36-42页 |
(一) 小学美术课堂作业评价现状中存在的问题 | 第36-39页 |
1. 评价标准的教条化 | 第36页 |
2. 评价主体的单一化 | 第36-37页 |
3. 评价方式的片面化 | 第37-38页 |
4. 评价效果的静态化 | 第38-39页 |
(二) 小学美术课堂作业评价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9-42页 |
1. 课程设置因素 | 第39-40页 |
2. 教师方面的因素 | 第40页 |
3. 学生方面的因素 | 第40页 |
4. 家庭和社会因素 | 第40-42页 |
五、小学课堂美术作业评价问题对策及建议 | 第42-54页 |
(一) 关注作业过程,积极人文评价 | 第42-44页 |
1. 关注学生作业时的情绪与态度,激发学生内需动力 | 第42-43页 |
2. 关注学生作业时的求异与创新,点亮学生心中希望 | 第43页 |
3. 关注学生作业时的审美与表现,唤起学生学习热情 | 第43-44页 |
(二) 结合多向交流,落实主体评价 | 第44-47页 |
1. 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 | 第44-46页 |
2. 推行生生的相互评价 | 第46-47页 |
(三) 注重个性差异,实施分层评价 | 第47-50页 |
1. 作业分层 | 第47-48页 |
2. 评语分层 | 第48-49页 |
3. 辅导分层 | 第49-50页 |
4. 角度分层 | 第50页 |
(四) 立足全面发展,开展多元评价 | 第50-54页 |
1. 课堂作业评价要注重学生的长效发展 | 第50-52页 |
2. 课堂作业评价要采用多元的评价方式 | 第52-54页 |
六、结论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附录 | 第59-67页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