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民政工作论文--信访工作论文

新形势下天津公安信访问题研究

中文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导论第11-20页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1页
    二、研究综述第11-17页
        (一) 国内研究综述第11-17页
        (二) 国外研究综述第17页
    三、主要内容和观点第17-18页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第18-19页
        (一) 研究思路第18-19页
        (二) 研究方法第19页
    五、创新与不足第19-20页
        (一) 创新之处第19页
        (二) 不足之处第19-20页
第一章 公安信访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第20-25页
    一、公安信访的核心概念第20-23页
        (一) 信访的渊源和概念第20-22页
        (二) 公安信访的概念第22-23页
    二、公安信访的理论基础第23-25页
        (一) 人民主权理论第23-24页
        (二) 协同治理理论第24-25页
第二章 天津市公安信访历史沿革及实践发展第25-32页
    一、天津市公安信访的历史沿革第25-27页
        (一) 机构发展演变第25页
        (二) 主要工作轨迹第25-27页
    二、天津市公安信访运行状况第27-29页
        (一) 组织领导日益健全第27-28页
        (二) 信访渠道逐步丰富第28页
        (三) 信访总量趋于稳定第28页
        (四) 信访机制不断完善第28-29页
        (五) 信访改革初步展开第29页
    三、天津市公安信访面临的新形势第29-32页
        (一)经济社会转型使信访矛盾更加凸显第29-30页
        (二) 全面深化改革对信访工作提出更高要求第30页
        (三) 信息技术发展对信访工作形成冲击第30页
        (四) 全面依法治国对信访工作带来挑战第30-31页
        (五) 群众路线教育要求加强信访工作创新第31-32页
第三章 天津市公安信访面临的突出问题第32-43页
    一、现行信访工作格局与新的信访形势不适应第32-34页
        (一) 信访机构设置不匹配第32页
        (二) 信访功能定位不准确第32-33页
        (三) 信访立法层次不适应第33页
        (四) 信访基础工作不扎实第33-34页
    二、信访工作机制不健全第34-36页
        (一) 信访事项受理各自为政第34页
        (二) 信访事项处置责权不符第34-35页
        (三) 信访事项办理程序不规范第35-36页
    三、非正常上访问题突出第36-38页
        (一) 越级信访问题多发第36页
        (二) 缠访闹访现象严重第36-37页
        (三) 极端信访影响恶劣第37页
        (四) 职业信访苗头出现第37-38页
    四、公安信访与治安管理问题交织转化第38-40页
        (一) 涉众型违法犯罪引发的群体访问题突出第38页
        (二) 公安信访与一些稳定问题相互交织第38-39页
        (三) 公安机关因履职原因引发的后期转化型信访增多第39-40页
    五、公安信访面临诸多执法难题第40-43页
        (一) 公安涉法涉诉信访面临执法困境第40-41页
        (二) 公安信访维稳工作执法不规范第41-42页
        (三) 公安信访执法环境不容乐观第42-43页
第四章 对天津市公安信访问题的原因分析第43-50页
    一、社会转型期特点在信访领域的折射第43-44页
        (一) 社会矛盾集中爆发第43页
        (二) 民主法治建设相对落后第43-44页
        (三) 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第44页
    二、公安信访制度本身的缺陷第44-45页
        (一) 公安信访功能定位泛化第44-45页
        (二) 公安信访责权严重不匹配第45页
    三、公安机关履职尽责中的不足第45-47页
        (一) 公安机关执法不规范容易引发信访第45-46页
        (二) 公安机关服务管理不到位容易引发信访第46页
        (三) 公安机关维稳工作容易引发信访第46-47页
    四、信访人对信访途径的偏执和利用第47-48页
        (一) 信访人维权过分依赖信访途径第47页
        (二) 部分信访人利用信访渠道寻求法外利益第47-48页
        (三) 信访人群体形成信访亚文化和偏执心理第48页
    五、现代信息技术带来的影响和冲击第48-50页
        (一) 现代信息技术使信访更加便利第48-49页
        (二) 现代信息技术使信访处置更为困难第49-50页
第五章 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公安信访工作的对策思考第50-60页
    一、厘清公安信访的定位和功能第50-52页
        (一) 认清公安信访的性质第50-51页
        (二) 厘清公安信访的功能第51页
        (三) 纠正公安信访在实践中的功能偏差第51-52页
    二、改革公安信访的体制机制第52-54页
        (一) 整合信访功能和渠道,构建公安大信访窗口第52-53页
        (二) 赋予信访机构督办实权,理顺权责提升效能第53页
        (三) 弱化维稳和救济功能,破解公安信访的困境第53-54页
    三、加强公安执法和管理工作第54-56页
        (一) 规范公安执法活动第54页
        (二) 完善服务管理机制第54-55页
        (三) 强化信访互动监督第55-56页
    四、夯实公安信访基础建设第56-57页
        (一) 加强公安信访法治化建设第56页
        (二) 加强公安信访信息化建设第56-57页
        (三) 加强公安信访规范化建设第57页
    五、用协同治理理念做好公安信访工作第57-60页
        (一) 以善治理念指导公安信访工作第57-58页
        (二) 以群众工作统领公安信访工作第58-59页
        (三) 以司法体制改革促进公安信访工作第59-60页
参考文献第60-62页
致谢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志愿服务在承接政府职能转移中的问题研究--基于宿迁市的实践探索
下一篇:以人为本视角下我国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