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2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1-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2-13页 |
1.2.1 “营改增” | 第12-13页 |
1.2.2 融资租赁 | 第13页 |
1.2.3 中小融资租赁企业 | 第13页 |
1.3 文献综述 | 第13-19页 |
1.3.1 “营改增”的必要性 | 第14-15页 |
1.3.2 “营改增”对企业管理成本的影响 | 第15页 |
1.3.3 “营改增”对财务指标的影响 | 第15-17页 |
1.3.4 “营改增”对企业实际税负的影响 | 第17-18页 |
1.3.5 “营改增”对融资租赁业的影响 | 第18-19页 |
1.3.6 总体评价 | 第19页 |
1.4 本文的研究 | 第19-21页 |
1.4.1 研究思路 | 第19-20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20页 |
1.4.3 资料来源 | 第20页 |
1.4.4 可能的创新 | 第20-21页 |
1.5 叙述逻辑 | 第21-22页 |
第2章 “营改增”的相关理论和融资租赁公司的适用政策 | 第22-30页 |
2.1 相关税收理论 | 第22-23页 |
2.1.1 税收中性理论 | 第22页 |
2.1.2 税收效应 | 第22-23页 |
2.1.3 最优税收理论 | 第23页 |
2.2 “营改增”背景 | 第23-25页 |
2.2.1 我国开征增值税的历史 | 第23-24页 |
2.2.2 “营改增”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 | 第24-25页 |
2.3 融资租赁的相关财税政策 | 第25-29页 |
2.3.1 对融资租赁业务营业额的规定 | 第25-26页 |
2.3.2 对融资性售后回租业务的规定 | 第26页 |
2.3.3 对增值税应税服务的规定 | 第26-27页 |
2.3.4 对 “实际税负”的规定 | 第27页 |
2.3.5 对售后回租业务的规定 | 第27页 |
2.3.6 对售后回租业务规定的修正 | 第27-29页 |
2.3.7 对售后回租业务的规定补充 | 第29页 |
小结 | 第29-30页 |
第3章 “营改增”对融资租赁企业财务的影响分析 | 第30-34页 |
3.1 对融资租赁企业税负影响的理论分析 | 第30-31页 |
3.2 对融资租赁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影响的理论分析 | 第31-32页 |
3.2.1 对偿债能力的影响 | 第31页 |
3.2.2 对净利率的影响 | 第31-32页 |
3.3 对融资租赁企业现金流量影响的理论分析 | 第32-33页 |
3.3.1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 | 第32-33页 |
3.3.2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 | 第33页 |
小结 | 第33-34页 |
第4章 “营改增”对RX公司财务影响的案例分析 | 第34-46页 |
4.1 案例简介 | 第34-39页 |
4.1.1 RX公司经营方式 | 第34-36页 |
4.1.2 公司内部架构情况 | 第36-37页 |
4.1.3 业务服务流程 | 第37-39页 |
4.2 案例背景及分析假设 | 第39-40页 |
4.2.1 案例背景 | 第39页 |
4.2.2 分析前提假设 | 第39-40页 |
4.3 “营改增”前后的会计处理 | 第40-42页 |
4.3.1 “营改增”前融资租赁企业的会计处理 | 第40-41页 |
4.3.2 “营改增”后融资租赁企业的会计处理 | 第41-42页 |
4.4 “营改增”对RX公司财务分析 | 第42-45页 |
4.4.1 “营改增”对RX公司企业税负的影响 | 第42-44页 |
4.4.2 “营改增”对RX公司主营业务净利率影响 | 第44-45页 |
小结 | 第45-46页 |
第5章 “营改增”后优化企业财务的建议 | 第46-49页 |
5.1 关注相关政策 | 第46页 |
5.2 加强财务管理 | 第46-47页 |
5.3 优化收入核算流程 | 第47页 |
5.4 规范发票管理 | 第47页 |
5.5 增强议价能力 | 第47-48页 |
小结 | 第48-49页 |
第6章 结论及论文的不足 | 第49-50页 |
6.1 结论 | 第49页 |
6.2 论文的不足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