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漂泊荆湘行迹交游考论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绪论 | 第8-14页 |
第一章 杜甫前往荆湘的原因及交游倾向 | 第14-24页 |
第一节 杜甫前往荆湘的原因 | 第14-17页 |
一、杜甫出峡的原因 | 第14-16页 |
二、杜甫前往湖湘的原因 | 第16-17页 |
第二节 杜甫荆湘时期的个人生存状况 | 第17-20页 |
一、杜甫的生活环境 | 第17-19页 |
二、杜甫的身体状况 | 第19-20页 |
第三节 政治理想与家族传统影响下的交游倾向 | 第20-24页 |
第二章 杜甫在江陵、公安的行迹交游考论 | 第24-42页 |
第一节 杜甫与卫伯玉及其它官员的交往 | 第25-30页 |
一、杜甫与卫伯玉的交往 | 第25-27页 |
二、杜甫与其它江陵府官员的交往 | 第27-30页 |
第二节 杜甫与朋友的交往 | 第30-36页 |
第三节 交态轻薄的人情 | 第36-42页 |
第三章 杜甫漂泊湖湘行迹交游考论 | 第42-62页 |
第一节 漂泊岳州及南行时期交游考 | 第42-48页 |
一、杜甫与裴刺史及南行路上友人的交往 | 第42-45页 |
二、杜甫与韦之晋的交往 | 第45-48页 |
第二节 停留潭州时期交游考 | 第48-54页 |
一、大历四年夏秋两季交游 | 第48-52页 |
二、大历四年冬至大历五年初夏交游 | 第52-54页 |
第三节 逃离潭州之后交游考 | 第54-57页 |
第四节 杜甫与舟中之人的交往 | 第57-62页 |
一、亲人 | 第58-59页 |
二、舟师、童仆 | 第59页 |
三、从者 | 第59-62页 |
第四章 杜甫漂泊荆湘的心迹 | 第62-72页 |
第一节 政治理想受阻后的疏离感及北归长安的渴望 | 第62-66页 |
一、政治理想受阻后的疏离感 | 第62-65页 |
二、北归长安的渴望 | 第65-66页 |
第二节 客居意识与隐逸之心的萦绕 | 第66-72页 |
一、杜甫荆湘时期客居意识与隐居想法的形成 | 第67-68页 |
二、客居意识与隐逸之心在诗歌中的表现 | 第68-72页 |
结论 | 第72-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8页 |
致谢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