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导论 | 第9-12页 |
一、城市题材诗歌近代转型的动力与阶段 | 第12-32页 |
(一) 古典城市题材诗歌溯源 | 第12-21页 |
(二) 城市题材诗歌古今动力的变化 | 第21-24页 |
(三) 城市题材诗歌近代转型的阶段划分 | 第24-32页 |
二、都市体验与近代城市题材诗歌的内容嬗变 | 第32-61页 |
(一) 传统体验:古典城市经验的内在延续 | 第32-37页 |
(二) 初级体验:都市新异经验的观察与体认 | 第37-48页 |
(三) 拓展体验:旅外文人与西方都市的遇合 | 第48-54页 |
(四) 深层体验:都市美丑善恶的交织并现 | 第54-61页 |
三、近代城市题材诗歌的艺术新变 | 第61-78页 |
(一) 西方现代城市风物入诗与诗歌语言的欧化 | 第61-67页 |
(二) 方言口语入诗与诗歌语言的俗化 | 第67-69页 |
(三) 组诗、竹枝词、歌行体的引入与诗歌体式的自由化 | 第69-74页 |
(四) 空间并置对比手法的运用与诗歌表达的空间化 | 第74-78页 |
四、城市题材诗歌文化心理的近代转型 | 第78-98页 |
(一) 城市空间感知的转换与心理印象的改变 | 第78-86页 |
(二) 中西碰撞与文化心态的变迁 | 第86-95页 |
(三) 未完待续的现代性 | 第95-98页 |
结语 | 第98-100页 |
征引文献 | 第100-103页 |
参考文献 | 第103-109页 |
致谢 | 第109-11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