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共产党论文--党的建设论文--组织建设论文--党的纪律检查工作论文

中国共产党制度治党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33页
    一、研究缘起和研究意义第12-15页
        (一)研究缘起第12-14页
        (二)研究意义第14-15页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5-30页
        (一)国外研究现状第15-19页
        (二)国内研究现状第19-30页
    三、研究内容、方法和创新之处第30-33页
        (一)研究内容第30-31页
        (二)研究方法第31-32页
        (三)创新之处第32-33页
第二章 制度治党的科学内涵与理论基础第33-65页
    一、制度的基本理论第33-40页
        (一)制度的内涵第33-36页
        (二)制度的分类第36-37页
        (三)制度的结构和功能第37-39页
        (四)党的制度内涵第39-40页
    二、制度治党的内涵第40-54页
        (一)政党治理及其结构第40-42页
        (二)制度治党的定义第42-44页
        (三)制度治党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第44-46页
        (四)制度治党的原则第46-50页
        (五)制度治党的功能第50-51页
        (六)制度治党的可能性条件第51-54页
    三、制度治党的理论基础第54-58页
        (一)组织上的民主集中制原则第55-56页
        (二)重视党的代表大会制度第56页
        (三)坚持党的集体领导制度第56-57页
        (四)强调党内选举制度的重要性第57页
        (五)建立和完善党内监督制度第57-58页
    四、制度治党的理论资源借鉴第58-65页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制度思想第59-61页
        (二)哲学伦理学中的人性论思想第61-63页
        (三)现代治理理论第63-65页
第三章 制度治党的历史演进与内在逻辑第65-92页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制度治党早期探索第65-72页
        (一)建党初期至遵义会议前后党的制度建设第65-68页
        (二)遵义会议到新中国成立期间党的制度体系的发展第68-71页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制度治党的不足第71-72页
    二、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时期:制度治党的发展与挫折第72-76页
        (一)制度建党的确立第72-74页
        (二)党内的制度建设实践第74-75页
        (三)“文革”时期制度治党的挫折第75-76页
    三、改革开放至十八大前:制度治党的实践探索第76-85页
        (一)制度在党治理中重要地位形成共识第76-78页
        (二)重视制度建党治党作用的原因第78-79页
        (三)制度治党的主要实践第79-83页
        (四)制度治党的基本经验和不足第83-85页
    四、十八大以来:制度治党的正式提出及其实践第85-92页
        (一)制度治党提出的理论和实践原因第85-88页
        (二)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制度治党的实践探索第88-90页
        (三)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制度治党的特点第90-92页
第四章 中国共产党制度治党的困境第92-125页
    一、制度建设困境:制度体系亟需完善第92-101页
        (一)制度供给的全面性尚未完善第92-94页
        (二)制度建设的科学性需要加强第94-97页
        (三)制度建设的民主性相对缺乏第97-99页
        (四)党纪与国法的权力界限不够明晰第99-101页
    二、制度执行困境:制度执行力不足第101-108页
        (一)制度执行的重要意义第101-102页
        (二)制度执行力不足的原因第102-104页
        (三)制度权威缺乏对制度执行力的影响第104-105页
        (四)制度意识缺乏对制度执行力的影响第105-108页
    三、治理主体困境之一:权力腐败第108-115页
        (一)党内权力腐败的表现第109-111页
        (二)权力监督不力是权力腐败的根源第111-113页
        (三)腐败对制度治党的影响第113-115页
    四、治理主体困境之二:信仰危机第115-125页
        (一)党的信仰危机内涵第116-117页
        (二)信仰危机的表现第117-121页
        (三)信仰危机的根源第121-122页
        (四)信仰危机对制度治党的影响第122-125页
第五章 中国共产党推进制度治党的路径第125-165页
    一、加强党内制度体系建设:推进制度治党的基础第125-135页
        (一)推进制度的完善和创新,构建科学的制度体系第125-128页
        (二)加强制度建设的科学性,提高制度治党的实效性第128-130页
        (三)提升制度建设的民主性,提高制度治党的参与性第130-134页
        (四)理顺党纪和国法的关系,划清制度治党的边界第134-135页
    二、增强制度执行力:推进制度治党的关键第135-140页
        (一)制度的执行力关键在于制度的权威第135-136页
        (二)保证制度公正:制度权威的重要保证第136-138页
        (三)树立制度意识,破除党内潜规则:维护制度权威的重点第138-140页
    三、从严惩治腐败:推进制度治党的重要措施第140-147页
        (一)权力反腐: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第141-143页
        (二)制度反腐:形成不能腐的防范机制第143-145页
        (三)思想反腐:形成不想腐的自律意识第145-147页
    四、强化权力监督:推进制度治党的目标第147-157页
        (一)权力监督和制约的必要性及其模式第147-149页
        (二)加强党内监督机制:权力监督的直接抓手第149-152页
        (三)完善党外监督机制:权力监督的重要途径第152-157页
    五、坚定理想信念:筑牢制度治党的思想基础第157-165页
        (一)加强思想建设制度化是坚定理想信念的前提第157-160页
        (二)加强作风建设制度化是坚定理想信念的关键第160-162页
        (三)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化是坚定理想信念的基础第162-163页
        (四)党的组织建设制度化是坚定党员理想信念的保障第163-165页
结语:制度治党与思想建党有机结合:构建中国特色的政党治理模式第165-170页
参考文献第170-182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182-184页
致谢第184-186页
附件第186页

论文共18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枢丁酰胆碱酯酶抑制剂—班布特罗类似物的制备及生物活性评价
下一篇: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法制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