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房屋建筑设备论文--机电设备论文--建筑物的电气化、自动化装置论文

基于BACnet及VLC可编程控制器的空调模拟实验台的开发研究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1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3-14页
    1.2 相关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第14-19页
        1.2.1 楼宇自控技术集成性方面的发展第14-16页
        1.2.2 教学、实训实验台的研究现状第16-17页
        1.2.3 暖通空调模拟领域相关的研究现状第17-19页
    1.3 研究内容第19-20页
    1.4 技术路线第20-21页
第二章 全空气空调系统模拟实训实验台的初步搭建第21-33页
    2.1 实验台硬件及软件的构成及搭建第21-26页
        2.1.1 BACnet标准通信协议第21页
        2.1.2 实验台的控制面板第21-23页
        2.1.3 VLC-853 控制器第23-24页
        2.1.4 DDC编程环境VisualLogic第24-25页
        2.1.5 Alerton BACtalk系统架构及组件第25-26页
    2.2 实验台的初步搭建过程第26-32页
        2.2.1 模拟实训实验台初步搭建的设计目标第26-27页
        2.2.2 点位的设计第27页
        2.2.3 Visual Logic编程环境下的图形化程序第27-30页
        2.2.4 BACtalk软件的人机交互界面设计第30页
        2.2.5 调试及一些简单的模拟实操第30-32页
    2.3 本章小结第32-33页
第三章 全空气空调系统模拟实训实验台的升级与改造第33-70页
    3.1 设计阶段基于不同空气处理方式的模拟平台的搭建第34-50页
        3.1.1 一次回风露点送风空调系统第34-42页
        3.1.2 一次回风再热送风空调系统第42-50页
    3.2 运行阶段定风量一次回风再热送风空调系统模拟平台的搭建第50-59页
        3.2.1 模拟平台的设计目标、核心问题及路线图第50-53页
        3.2.2 点位设计第53-54页
        3.2.3 理论计算及Visual logic编程环境下的图形化程序第54-56页
        3.2.4 BACtalk软件的人机界面设计第56-57页
        3.2.5 调试及一些简单的模拟演示第57-59页
    3.3 运行阶段变风量一次回风露点送风空调系统模拟平台的搭建第59-68页
        3.3.1 模拟平台设计目标、核心问题及路线图第59-61页
        3.3.2 点位设计第61-62页
        3.3.3 理论计算及Visual logic编程环境下的图形化程序第62-66页
        3.3.4 BACtalk软件的人机界面设计第66-67页
        3.3.5 调试及一些简单的模拟演示第67-68页
    3.4 本章小结第68-70页
第四章 全空气空调系统与冷源系统实验台的联合运行第70-84页
    4.1 意义及必要性第70页
    4.2 硬件的改造与软件的预处理第70-73页
    4.3 综合空调模拟实训实验台的整体设计第73-83页
        4.3.1 模拟平台的设计目标及核心问题第74-75页
        4.3.2 点位设计第75-77页
        4.3.3 理论计算及Visual logic编程环境下的图形化程序第77-81页
        4.3.4 BACtalk软件的人机界面设计第81页
        4.3.5 调试及一些简单的模拟演示第81-83页
    4.4 本章小结第83-84页
第五章 模拟实训实验台与MATLAB的相互结合第84-102页
    5.1 MATLAB软件介绍第84页
    5.2 不同模拟平台功能MATLAB程序化的实现第84-98页
        5.2.1 定风量、一次回风露点送风的全空气空调系统第85-89页
        5.2.2 定风量、一次回风再热式送风的全空气空调系统第89-95页
        5.2.3 变风量、一次回风的露点送风的全空气空调系统第95-98页
    5.3 辅助设计以及运行结果的对比说明第98-101页
    5.4 本章小结第101-102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102-104页
    6.1 结论第102-103页
    6.2 展望第103-104页
参考文献第104-107页
图表目录第107-110页
主要符号表第110-111页
致谢第111-112页
作者简历第112页

论文共11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以梅里达花园一期工程为例的软基纠偏加固处理技术效应分析
下一篇:城市更新背景下棕地生态修复与再利用规划研究--以徐州下淀工业片区更新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