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学校管理论文

现代大学制度的价值取向与功能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绪论第11-41页
    (一)选题缘由第11-14页
        1.两者并置研究的原因第11-12页
        2.当前理论研究的热点第12-13页
        3.高教改革须制度先行第13页
        4.研究困惑与兴趣所在第13-14页
    (二)研究意义第14-15页
        1.理论意义第14页
        2.实践意义第14-15页
    (三)文献综述第15-35页
        1.国内文献综述第15-30页
        2.国外文献综述第30-35页
    (四)概念界定第35-37页
        1.现代大学制度第35-37页
        2.价值取向第37页
        3.功能第37页
    (五)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之处第37-41页
        1.研究思路第37-38页
        2.研究方法第38-39页
        3.创新之处第39-41页
一、现代大学制度的基本内涵第41-53页
    (一)现代大学制度的范畴第41-45页
        1.认识论范畴第41-43页
        2.文化论范畴第43-44页
        3.实践论范畴第44-45页
    (二)现代大学制度的特征第45-49页
        1.历史性、现实性与未来性交织第45-47页
        2.滞后性、现代性与先进性并存第47-49页
        3.既成性、发展性与创新性融合第49页
    (三)现代大学制度的本质第49-53页
        1.现代大学制度是理想化的憧憬第50-51页
        2.现代大学制度的内核是先进性第51页
        3.现代大学制度的动力是创新性第51页
        4.现代大学制度的基础是教育性第51-53页
二、现代大学制度价值取向与功能的基础第53-73页
    (一)理论基础第53-56页
        1.大学精神、理念、实践与大学制度第53-54页
        2.大学理想与现代大学制度第54页
        3.价值取向的逻辑归属及与功能的关系第54-56页
    (二)实践基础第56-70页
        1.古希腊罗马时期至中世纪第56-59页
        2.古典主义时期第59-61页
        3.现代化时期第61-69页
        4.共同趋势第69-70页
    (三)实然与应然第70-73页
三、现代大学制度价值取向的多元逻辑第73-81页
    (一)政治取向第73-76页
    (二)市场取向第76-77页
    (三)学术取向第77-81页
四、现代大学制度功能的组织运行第81-89页
    (一)保障功能第81-84页
        1.保障外部机制的运行第81-82页
        2.保障内部机制的运行第82-83页
        3.保障内外机制的协调第83-84页
    (二)规范功能第84-86页
        1.规范政府的施政行为第84-85页
        2.规范社会的参与行为第85页
        3.规范大学的治校行为第85-86页
    (三)优化功能第86-89页
        1.回归大学的本位价值第86页
        2.优化大学的运转机制第86-87页
        3.提升大学的办学水平第87-89页
五、现代大学制度价值取向与功能的实践逻辑第89-97页
    (一)价值取向与功能的影响因素第89-91页
        1.微观层面的影响因素第89页
        2.中观层面的影响因素第89-90页
        3.宏观层面的影响因素第90-91页
    (二)价值取向与功能的相互影响第91-92页
        1.价值取向对功能的影响第91页
        2.功能对价值取向的影响第91-92页
        3.价值取向与功能的相互影响对现代大学制度变革的动力作用第92页
    (三)建设现代大学制度价值抉择的多方博弈与均衡第92-97页
        1.突破价值取向的一元逻辑困局第92-93页
        2.打破三种价值逻辑间的独立与分离第93-94页
        3.构建三元价值逻辑动态制衡的三螺旋模型第94-97页
结语第97-99页
参考文献第99-105页
致谢第105-106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106-107页

论文共10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互联网对大学生法律素养的影响及对策研究--基于大连理工大学的调查
下一篇:大学生法治思维培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