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行政法论文--文教、卫生管理法令论文

论我国食品安全领域惩罚性赔偿制度的完善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4页
    第一节 选题的原由第9-10页
    第二节 研究的现状第10-11页
    第三节 研究的方法和内容第11-12页
    第四节 创新与不足第12-14页
第二章 我国食品安全领域惩罚性赔偿制度的价值第14-19页
    第一节 我国食品安全领域惩罚性赔偿制度的价值目标第15-16页
        一、确定价值目标的重要意义第15页
        二、我国应确定的价值目标第15-16页
    第二节 我国食品安全领域惩罚性赔偿制度的具体价值第16-19页
        一、安全价值第16页
        二、秩序价值第16-17页
        三、公平价值第17-19页
第三章 我国食品安全领域惩罚性赔偿制度存在的问题第19-27页
    第一节 适用的主体范围过于狭窄第20-21页
        一、权利主体的范围过于狭窄第20-21页
        二、责任主体的范围过于狭窄第21页
    第二节 关于主观过错的规定不甚合理第21-23页
        一、关于归责原则的适用第21-22页
        二、关于主观恶意的考量第22-23页
    第三节 适用要件含糊不清第23-25页
        一、关于违法行为的认定第23-24页
        二、关于损害后果的要求第24-25页
    第四节 惩罚性赔偿金数额的设置不够合理第25-27页
        一、赔偿金的确定与过错程度无关第25页
        二、赔偿金的确定缺乏灵活性第25-27页
第四章 我国台湾地区相关制度的启示与借鉴第27-30页
    第一节 我国台湾地区食品安全领域惩罚性赔偿制度的考察第27-28页
        一、相关法律规定第27页
        二、适用的要件第27-28页
    第二节 我国台湾地区食品安全领域惩罚性赔偿制度的启示与借鉴第28-30页
        一、惩罚性赔偿责任的适用应谨慎第28页
        二、惩罚性赔偿的责任承担者不应仅限于生产者和销售者第28页
        三、惩罚性赔偿的适用应考虑侵权者的主观恶性第28-29页
        四、惩罚性赔偿金的确定应有灵活性和限制性第29-30页
第五章 我国食品安全领域惩罚性赔偿制度完善的建议第30-44页
    第一节 我国食品安全领域惩罚性赔偿制度完善的依据第30-33页
        一、理论依据第30-32页
        二、实践依据第32-33页
    第二节 我国食品安全领域惩罚性赔偿制度完善的具体路径第33-44页
        一、明确惩罚性赔偿不同情形的归责原则第33-34页
        二、完善惩罚性赔偿的构成要件第34-41页
        三、合理设置惩罚性赔偿金的数额第41-44页
结语第44-45页
参考文献第45-47页
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47-48页
致谢第48-49页
附件第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新型城镇化中的劳动保障法律问题研究
下一篇:2016年沪深房地产调控政策的行政法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