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2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1.1 我国疏浚淤泥现状 | 第11页 |
1.1.2 工程用土需求情况 | 第11-12页 |
1.1.3 疏浚淤泥处理与运用的意义及发展前景 | 第12页 |
1.2 疏浚淤泥处理方法简介 | 第12-13页 |
1.2.1 传统淤泥处理方式 | 第12页 |
1.2.2 疏浚淤泥固化处理方式 | 第12-13页 |
1.3 淤泥化学固化与轻量化处理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4 气泡混合轻质土研究现状 | 第14-19页 |
1.4.1 气泡混合轻质土简介 | 第14-15页 |
1.4.2 化学、物理研究 | 第15-16页 |
1.4.3 力学性能研究 | 第16-18页 |
1.4.4 气泡混合轻质土的应用 | 第18-19页 |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意义 | 第19-21页 |
1.5.1 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1.5.2 研究意义 | 第20-21页 |
1.6 技术路线 | 第21-22页 |
第二章 河道淤泥气泡混合土基本物理性质 | 第22-38页 |
2.1 试验材料及试验方法 | 第22-24页 |
2.1.1 原料土物理性质 | 第22-23页 |
2.1.2 发泡剂性质 | 第23-24页 |
2.1.3 固化剂性质 | 第24页 |
2.2 试验配比及试样制备 | 第24-28页 |
2.2.1 试验配比 | 第24-26页 |
2.2.2 试样制备 | 第26-27页 |
2.2.3 试样制备质量控制 | 第27-28页 |
2.3 河道淤泥气泡混合土基本物理性质 | 第28-36页 |
2.3.1 河道淤泥气泡混合土密度变化规律 | 第28-33页 |
2.3.2 河道淤泥气泡混合土渗透特性变化规律 | 第33-36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6-38页 |
第三章 河道淤泥气泡混合土力学性质 | 第38-75页 |
3.1 河道淤泥气泡混合土强度特性 | 第38-55页 |
3.1.1 河道淤泥气泡混合土无侧限抗压强度特性 | 第38-44页 |
3.1.2 河道淤泥气泡混合土三轴抗剪强度特性 | 第44-53页 |
3.1.3 河道淤泥气泡混合土破坏特征 | 第53-55页 |
3.2 河道淤泥气泡混合土变形特性 | 第55-73页 |
3.2.1 河道淤泥气泡混合土应力应变曲线与破坏应变特性 | 第55-62页 |
3.2.2 河道淤泥气泡混合土变形模量变化规律 | 第62-64页 |
3.2.3 河道淤泥气泡混合土应力应变曲线拟合 | 第64-69页 |
3.2.4 河道淤泥气泡混合土固结压缩特性 | 第69-73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73-75页 |
第四章 河道淤泥气泡混合土微观结构特性与力学性质相关性分析 | 第75-91页 |
4.1 试验方法与试验配比 | 第75-77页 |
4.1.1 压汞试验原理 | 第75-76页 |
4.1.2 压汞试验方法 | 第76-77页 |
4.1.3 压汞试验配比 | 第77页 |
4.2 河道淤泥气泡混合土微观特性分析 | 第77-84页 |
4.2.1 压汞试验基本参数结果分析 | 第77-80页 |
4.2.2 压汞试验结果定量化分析 | 第80-84页 |
4.3 河道淤泥气泡混合土微观特性与力学性质相关性分析 | 第84-89页 |
4.3.1 微观结构参数与强度特性的相关性 | 第84-86页 |
4.3.2 微观结构参数与变形特性的相关性 | 第86-88页 |
4.3.3 河道淤泥气泡混合土设计优化考察 | 第88-89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89-91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91-94页 |
5.1 结论 | 第91-93页 |
5.2 展望 | 第93-94页 |
参考文献 | 第94-98页 |
图表目录 | 第98-102页 |
致谢 | 第102-103页 |
作者简历 | 第10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