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NSS数据质量评估软件研制与应用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第12-15页 |
1.2.1 GNSS数据质量评估软件研制现状 | 第12-13页 |
1.2.2 GNSS数据质量评估方法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2.3 存在问题 | 第14-15页 |
1.3 本文的研究目标与内容 | 第15-16页 |
1.3.1 研究目标 | 第15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4 本章小结 | 第16-18页 |
第二章 GNSS数据质量评估基础理论和方法 | 第18-34页 |
2.1 GNSS基本理论 | 第18-21页 |
2.1.1 基本观测量 | 第18页 |
2.1.2 基本观测方程 | 第18-19页 |
2.1.3 观测量间的线性组合 | 第19-21页 |
2.2 GNSS数据误差来源及控制 | 第21-23页 |
2.2.1 卫星端相关误差 | 第21-22页 |
2.2.2 空间信号传播相关误差 | 第22-23页 |
2.2.3 接收机端相关误差 | 第23页 |
2.3 GNSS观测数据质量评估指标和方法 | 第23-32页 |
2.3.1 数据完整率 | 第23-24页 |
2.3.2 周跳比 | 第24-26页 |
2.3.3 多路径 | 第26-27页 |
2.3.4 载噪比 | 第27页 |
2.3.5 电离层延迟变化率 | 第27-28页 |
2.3.6 伪距噪声 | 第28-29页 |
2.3.7 载波相位噪声 | 第29页 |
2.3.8 综合数据质量 | 第29-31页 |
2.3.9 几何精度因子 | 第31-32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2-34页 |
第三章 GNSS数据质量评估软件设计与实现 | 第34-81页 |
3.1 需求分析 | 第34-35页 |
3.1.1 功能性需求 | 第34-35页 |
3.1.2 非功能性需求 | 第35页 |
3.2 软件总体结构设计 | 第35-41页 |
3.2.1 软件的功能设计 | 第35-36页 |
3.2.2 软件的数据存储结构设计 | 第36-38页 |
3.2.3 软件功能模块间的接口文件设计 | 第38-41页 |
3.2.4 软件的主程序界面 | 第41页 |
3.3 软件主要功能模块设计与实现 | 第41-67页 |
3.3.1 数据的接收和下载 | 第42-45页 |
3.3.2 数据格式转换和编辑 | 第45-50页 |
3.3.3 数据质量评估和分析 | 第50-67页 |
3.4 实验验证 | 第67-80页 |
3.4.1 数据完整率分析实验 | 第67-68页 |
3.4.2 周跳比分析实验 | 第68-71页 |
3.4.3 多路径误差分析实验 | 第71页 |
3.4.4 载噪比分析实验 | 第71-72页 |
3.4.5 电离层延迟跳变分析实验 | 第72页 |
3.4.6 伪距噪声分析实验 | 第72-75页 |
3.4.7 载波相位噪声分析实验 | 第75-78页 |
3.4.8 综合数据质量分析实验 | 第78-79页 |
3.4.9 几何精度因子分析实验 | 第79-80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80-81页 |
第四章 GNSS数据质量评估软件应用 | 第81-95页 |
4.1 在全球电离层延迟建模选站中的应用 | 第81-87页 |
4.1.1 选站策略 | 第81-82页 |
4.1.2 测站数据质量分析 | 第82-84页 |
4.1.3 全球电离层延迟建模精度与解算效率分析 | 第84-87页 |
4.2 在GNSS接收机质量评测中的应用 | 第87-91页 |
4.2.1 GNSS现有信号的数据质量比较分析 | 第88-90页 |
4.2.2 北斗新信号数据质量比较分析 | 第90-91页 |
4.3 在GNSS数据预处理中的应用 | 第91-94页 |
4.3.1 基于载噪比对载波相位观测值的修正 | 第91-92页 |
4.3.2 算例验证与分析 | 第92-9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94-95页 |
第五章 研究工作总结与展望 | 第95-98页 |
5.1 研究工作总结 | 第95-96页 |
5.2 研究展望 | 第96-98页 |
致谢 | 第98-100页 |
参考文献 | 第100-104页 |
作者简历 | 第10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