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无线监测功能的纯电动车故障诊断系统设计与实现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英文摘要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9-17页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第9-12页 |
1.1.1 纯电动车行业的发展 | 第9-11页 |
1.1.2 课题来源和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故障诊断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页 |
1.4 论文结构安排 | 第14-17页 |
2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第17-21页 |
2.1 系统总体需求分析 | 第17页 |
2.2 系统总体方案 | 第17-19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19-21页 |
3 诊断通信协议设计 | 第21-35页 |
3.1 常用故障诊断协议介绍 | 第21-22页 |
3.2 ISO15765诊断协议介绍 | 第22-27页 |
3.2.1 物理层 | 第22-23页 |
3.2.2 数据链路层 | 第23页 |
3.2.3 网络层 | 第23-26页 |
3.2.4 应用层 | 第26-27页 |
3.3 诊断协议设计 | 第27-33页 |
3.3.1 故障诊断代码格式设计 | 第28-30页 |
3.3.2 诊断服务设计 | 第30-3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3-35页 |
4 车载诊断终端硬件设计及实现 | 第35-47页 |
4.1 最小系统设计 | 第35-39页 |
4.1.1 MC9S12XEP100微控制器介绍 | 第35-36页 |
4.1.2 最小系统电路设计 | 第36-39页 |
4.2 通讯模块电路设计 | 第39-41页 |
4.2.1 PCA82C250收发器介绍 | 第39-40页 |
4.2.2 CAN通讯电路设计 | 第40-41页 |
4.2.3 SCI通讯电路设计 | 第41页 |
4.3 GPS/GPRS通信模块电路设计 | 第41-45页 |
4.3.1 通讯协议设计 | 第44-45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5 上位机诊断软件设计 | 第47-59页 |
5.1 故障诊断软件需求分析 | 第47页 |
5.2 MFC框架类 | 第47-48页 |
5.3 上位机(PC)诊断软件实现 | 第48-56页 |
5.3.1 软件界面(UI) | 第48-49页 |
5.3.2 串口通信实现 | 第49-53页 |
5.3.3 服务器通信实现 | 第53-56页 |
5.4 基于DGUS的下线检测设备设计 | 第56-58页 |
5.4.1 下线检测界面设计及诊断实现 | 第56-58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6 车载诊断终端软件设计 | 第59-71页 |
6.1 主程序设计 | 第59-61页 |
6.2 CAN数据通信程序设计 | 第61-64页 |
6.3 故障诊断通信程序设计 | 第64-66页 |
6.4 数据传输程序设计 | 第66-70页 |
6.4.1 AT指令 | 第66-67页 |
6.4.2 GPS数据接收 | 第67-69页 |
6.4.3 GPRS数据传输 | 第69-70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7 系统测试及结果分析 | 第71-83页 |
7.1 SIM808模块测试 | 第71-73页 |
7.1.1 GPS测试 | 第71-72页 |
7.1.2 GPRS测试 | 第72-73页 |
7.2 上位机(PC)诊断测试 | 第73-81页 |
7.2.1 模拟测试 | 第73-76页 |
7.2.2 实车测试 | 第76-81页 |
7.3 DGUS下线检测测试 | 第81-82页 |
7.4 本章小结 | 第82-83页 |
8 总结与展望 | 第83-85页 |
8.1 总结 | 第83-84页 |
8.2 展望 | 第84-85页 |
致谢 | 第85-87页 |
参考文献 | 第87-91页 |
附录 | 第91页 |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参与发表的论文 | 第91页 |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91页 |
C.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 | 第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