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上市公司债务融资对其投资行为的影响研究
|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目录 | 第8-10页 |
| 插图索引 | 第10-11页 |
| 附表索引 | 第11-12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2-19页 |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2-13页 |
| 1.2 文献综述 | 第13-17页 |
| 1.2.1 国外相关文献回顾 | 第13-15页 |
| 1.2.2 国内相关文献回顾 | 第15-16页 |
| 1.2.3 文献述评 | 第16-17页 |
| 1.3 研究内容及论文框架 | 第17-18页 |
| 1.3.1 研究方法 | 第17页 |
| 1.3.2 主要内容及框架 | 第17-18页 |
| 1.4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18-19页 |
| 第2章 债务融资与投资行为关系的理论阐述 | 第19-26页 |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9-20页 |
| 2.1.1 债务融资 | 第19页 |
| 2.1.2 投资 | 第19-20页 |
| 2.2 债务融资与投资行为的内在机理 | 第20-26页 |
| 2.2.1 传统的投融资理论 | 第20-22页 |
| 2.2.2 现代的投融资理论 | 第22-24页 |
| 2.2.3 本文对债务融资与投资关系的见解 | 第24-26页 |
| 第3章 债务融资与投资支出的现状分析 | 第26-33页 |
| 3.1 债务融资现状 | 第26-31页 |
| 3.1.1 度量债务融资的指标 | 第26-27页 |
| 3.1.2 债务融资特征 | 第27-31页 |
| 3.2 投资支出现状 | 第31-33页 |
| 第4章 债务融资对投资行为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33-48页 |
| 4.1 研究设计 | 第33-38页 |
| 4.1.1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 第33页 |
| 4.1.2 变量的界定 | 第33-36页 |
| 4.1.3 模型的设定 | 第36-38页 |
| 4.2 样本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38-40页 |
| 4.3 回归结果分析 | 第40-48页 |
| 4.3.1 回归模型的选择 | 第40-42页 |
| 4.3.2 回归结果 | 第42-48页 |
| 第5章 优化债务融资与投资行为的政策建议 | 第48-52页 |
| 5.1 发展公司债券市场 | 第48-49页 |
| 5.1.1 塑造真正的发债主体 | 第48页 |
| 5.1.2 培育和发展信用评级机构 | 第48-49页 |
| 5.1.3 完善公司债券的监管机制 | 第49页 |
| 5.2 强化债务融资的治理机制 | 第49-50页 |
| 5.2.1 加强银行负债的约束作用 | 第49-50页 |
| 5.2.2 健全商业信用体系 | 第50页 |
| 5.3 善用短期债务融资 | 第50页 |
| 5.4 健全投资决策治理机制 | 第50-52页 |
| 5.4.1 强化对管理者的激励和监督机制 | 第50-51页 |
| 5.4.2 完善上市公司股权结构 | 第51-52页 |
| 结论 | 第52-54页 |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 致谢 | 第57-58页 |
| 附录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