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共产党论文--党的建设论文--组织建设论文--党的干部工作论文

党内干部产生机制研究

摘要第8-9页
abstract第9-10页
1 绪论第11-14页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第11-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2页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2-14页
2 党内干部产生机制的历史沿革及特点第14-18页
    2.1 党内干部产生机制的历史演变第14-16页
        2.1.1 1921 年(革命战争时期)到1949年的党内干部产生机制概况第14-15页
        2.1.2 1949 年到1976年(计划经济时期)党内干部产生机制概况第15页
        2.1.3 改革开放以来干部产生机制的概况第15-16页
    2.2 党内干部产生机制的主要特点第16-18页
3 党的十八大以来建立完善党内干部产生机制的实践与探索第18-23页
    3.1 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干部路线,坚持促进科学发展的用人导向第18页
    3.2 构建“靠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的长效机制第18-20页
        3.2.1 增加“动议”环节第18-19页
        3.2.2 重新定位民主推荐第19-20页
        3.2.3 高度重视考察工作第20页
    3.3 其他需要调整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第20-23页
        3.3.1 关于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第20-21页
        3.3.2 关于破格提拔第21页
        3.3.3 关于“三个注重”和“一个用好”第21-23页
4 党内干部产生机制的利弊分析第23-32页
    4.1 从机制设计上对四种机制进行利弊分析第23-27页
        4.1.1 程序严谨性方面第23-24页
        4.1.2 可操作性方面第24-25页
        4.1.3 民主的程序性安排方面第25-26页
        4.1.4 公平公正取向第26-27页
        4.1.5 公开透明取向第27页
    4.2 从机制运行的实际效果对四种机制进行利弊分析第27-28页
    4.3 从机制运行保障和对环境的适应对四种机制进行利弊分析第28-32页
        4.3.1 民主监督机制第29页
        4.3.2 干部分类制度第29页
        4.3.3 干部产生的文化和舆论氛围第29-30页
        4.3.4 四种机制的利弊分析第30-32页
5 健全和完善党内干部产生机制的对策建议第32-37页
    5.1 科学界定四种干部产生机制的适用范围第32-33页
    5.2 探索四种党内干部产生机制的综合运用第33-34页
        5.2.1 将考试纳入其他三种党内干部产生机制的过程中第33页
        5.2.2 应把委任因素作为其他机制产生干部的把关环节第33页
        5.2.3 把选任因素融入委任制,扩大委任制票决范围第33-34页
    5.3 提高党内干部产生的民主化、科学化程度第34-35页
        5.3.1 进一步完善委任制的提名方式第34页
        5.3.2 进一步完善党内选举机制第34页
        5.3.3 规范和完善考任资格条件第34页
        5.3.4 着力完善聘任制准入条件第34-35页
    5.4 在干部产生的决定任用环节进一步扩大民主第35页
        5.4.1 规范和完善委任制的决定任用环节第35页
        5.4.2 完善选任制的程序和方法第35页
        5.4.3 科学设定考任制、聘任制考试内容和评价标准第35页
    5.5 健全党内干部产生的民主监督机制第35-37页
结论第37-38页
参考文献第38-40页
附录一第40-50页
附录二第50-51页
致谢第51-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浙江省青田县纪检监察派驻体制改革研究
下一篇:毛泽东的社会理想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