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1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3-16页
        1.1.1 研究背景第13-15页
        1.1.2 研究意义第15-16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6-19页
        1.2.1 国内研究现状第16-18页
        1.2.2 国外研究现状第18-19页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第19-20页
        1.3.1 研究思路第19页
        1.3.2 研究方法第19-20页
    1.4 创新之处第20-21页
第二章 网络文化的含义及相关理论第21-37页
    2.1 基本含义第21-25页
        2.1.1 文化的内涵第21-22页
        2.1.2 网络文化的概念第22-24页
        2.1.3 高校网络文化的概念第24-25页
    2.2 高校网络文化的特点第25-29页
        2.2.1 与传统校园文化对比高校网络文化的特征第25-27页
        2.2.2 与大众网络文化对比高校网络文化的特征第27-29页
    2.3 网络文化的功能第29-31页
        2.3.1 多元性精神的生成第29页
        2.3.2 平等性精神的衍生第29-30页
        2.3.3 个性精神的发展第30-31页
    2.4 网络文化的相关理论第31-37页
        2.4.1 网络文化心理需求理论第31页
        2.4.2 网络文化“把关人”理论第31-32页
        2.4.3 网络文化中的马克思主义取向理论第32-33页
        2.4.4 网络文化即“新价值观文化”理论第33-37页
第三章 大学生价值观研究现状及其时代特征第37-51页
    3.1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涵义第37-38页
        3.1.1 价值观的定义第37-38页
        3.1.2 大学生价值观的内涵第38页
    3.2 近20年以来大学生价值观变化趋势研究第38-43页
        3.2.1 近20年大学生价值观的总体概况第39-40页
        3.2.2 近20年大学生价值观实证研究横段历史元分析第40-41页
        3.2.3 近20年研究大学生价值观调查实证研究总体特点第41-43页
    3.3 影响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因素第43-46页
        3.3.1 家庭成长因素第44-45页
        3.3.2 学校教育因素第45页
        3.3.3 社会环境因素第45-46页
    3.4 网络时代大学生价值观的特点第46-51页
        3.4.1 多元丰富性第47-48页
        3.4.2 变动可塑性第48页
        3.4.3 冲突与矛盾性第48页
        3.4.4 价值选择倾向个体与务实性第48-51页
第四章 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双面影响第51-61页
    4.1 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正面影响第51-54页
        4.1.1 促进大学生形成积极多元的交往价值方式第51-52页
        4.1.2 增进大学生的自主求知欲,开拓大学生的眼界第52-53页
        4.1.3 加大大学生的主流政治价值观和民主参与意识第53页
        4.1.4 培养大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创新意识第53-54页
    4.2 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负面影响第54-57页
        4.2.1 造成大学生道德价值观弱化,行为失范第54-56页
        4.2.2 冲击大学生的主流意识形态,政治信仰产生困惑第56页
        4.2.3 驱使大学生的价值取向趋于功利、现实化第56-57页
    4.3 网络文化给大学生价值观带来负面影响的原因分析第57-61页
        4.3.1 网络本身的原因第57-58页
        4.3.2 大学生自身的原因第58-59页
        4.3.3 社会环境的复杂第59页
        4.3.4 高校网络道德教育的缺失第59-61页
第五章 网络文化背景下对高校大学生价值观引导的对策第61-71页
    5.1 网络文化背景下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引导应坚持的原则第61-63页
        5.1.1 关注学生,加强针对性第61页
        5.1.2 关注现实,因时而进第61-62页
        5.1.3 重视方法,把握实效性第62-63页
    5.2 应对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应把握的方向第63-65页
        5.2.1 运用网络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与价值观引导第63页
        5.2.2 发挥网络反映社会热点,促进学生社会化的功能第63-64页
        5.2.3 利用网络完善学校管理,促进师生沟通的功能第64-65页
    5.3 应对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应实施的措施第65-71页
        5.3.1 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建设,丰富德育内容第65-67页
        5.3.2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放在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的重要位置第67-69页
        5.3.3 引导大学生健康上网,矫正不良上网习惯第69-71页
参考文献第71-75页
致谢第75-77页
作者简介第77-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现代健康视域下的大一新生KAP研究--以苏州大学2015级学生为例
下一篇:现代大学治理视域下的教师权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