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选题研究的意义 | 第11-12页 |
1.3 本文结构与主要内容 | 第12-13页 |
1.4 本文的创新点 | 第13-14页 |
第2章 文献综述 | 第14-18页 |
2.1 货币政策溢出效应的相关文献综述 | 第14-17页 |
2.1.1 关于货币政策溢出效应的早期研究 | 第14页 |
2.1.2 美国货币政策溢出效应传导渠道的研究 | 第14-17页 |
2.2 关于中国经济波动受外部因素影响的研究 | 第17-18页 |
第3章 美国货币政策的调整及其产生的国际效应 | 第18-24页 |
3.1 美国量化宽松的实施背景 | 第18-19页 |
3.2 美国量化宽松的实施过程 | 第19-21页 |
3.3 美国量化宽松期间产生的国际效应 | 第21-23页 |
3.3.1 通过汇率及贸易渠道产生的国际效应 | 第21-22页 |
3.3.2 通过资本流动渠道进行传导的溢出效应 | 第22-23页 |
3.4 美国量化宽松政策退出后的国际效应 | 第23-24页 |
第4章 货币政策溢出效应传导机制的理论基础 | 第24-34页 |
4.1 开放经济条件下货币政策国际传导理论分析模型 | 第24-30页 |
4.1.1 蒙代尔—弗莱明—多恩布什模型 | 第24-28页 |
4.1.2 新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模型--REDUX模型 | 第28-30页 |
4.2 货币政策溢出传导渠道 | 第30-34页 |
4.2.1 利率传导渠道 | 第30-31页 |
4.2.2 汇率和贸易传导渠道 | 第31页 |
4.2.3 资产价格传导渠道 | 第31-32页 |
4.2.4 信贷传导渠道 | 第32-34页 |
第5章 实证研究模型和美国货币政策对中国经济影响的特征事实分析 | 第34-50页 |
5.1 变量选取与数据处理 | 第34-37页 |
5.1.1 研究变量的确定 | 第34-36页 |
5.1.2 研究变量的数据处理 | 第36-37页 |
5.2 TVP-VAR-SV模型的介绍 | 第37-39页 |
5.3 美国货币政策指标与中国经济波动关联性分析 | 第39-45页 |
5.4 溢出效应理论假设分析 | 第45-50页 |
第6章 美国货币政策调整对中国经济动态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50-75页 |
6.1 平稳性检验--ADF检验 | 第50-51页 |
6.2 Granger因果检验 | 第51-52页 |
6.3 MCMC参数估计分析 | 第52-53页 |
6.4 波动方差的分析 | 第53-56页 |
6.5 溢出效应的脉冲响应分析 | 第56-75页 |
6.5.1 即期脉冲响应分析 | 第56-59页 |
6.5.2.中长期脉冲响应分析 | 第59-65页 |
6.5.3 美国量化宽松推出与退出后的溢出效应对比分析 | 第65-75页 |
第7章 结论和政策建议 | 第75-79页 |
7.1 实证结论 | 第75-77页 |
7.2 政策建议 | 第77-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83-84页 |
致谢 | 第84-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