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水利工程论文--水能利用、水电站工程论文--水电站建筑与设备论文--水电站厂房论文

水电站主厂房减振设计及主副厂房振动传递途径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1 绪论第8-15页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第8-10页
        1.1.1 水电站厂房第8-9页
        1.1.2 厂房结构的振动问题第9-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3页
    1.3 本文研究内容第13-15页
2 动力学分析相关理论第15-18页
    2.1 模态分析第15-16页
    2.2 谐响应分析第16页
    2.3 瞬态分析第16-17页
    2.4 ANSYS在阻尼技术中的计算方法第17-18页
3 有限元模型及计算参数第18-21页
    3.1 有限元模型第18-19页
    3.2 计算参数取值第19-21页
4 厂房动力特性研究第21-44页
    4.1 边界条件的研究第21-37页
        4.1.1 对厂房结构模态的影响第21-33页
        4.1.2 边界条件对谐响应的影响第33-37页
    4.2 结构阻尼对响应的影响第37-40页
        4.2.1 ANSYS中的阻尼矩阵第37页
        4.2.2 阻尼特性的研究第37-40页
    4.3 附加质量对动力特性的影响第40-43页
    4.4 本章小结第43-44页
5 阻尼板结构在厂房减振中的研究第44-64页
    5.1 阻尼结构的简介第44-45页
        5.1.1 自由阻尼板结构第44-45页
        5.1.2 约束阻尼板结构第45页
    5.2 模态阻尼比的计算第45-46页
    5.3 自由阻尼板结构的减振研究第46-54页
        5.3.1 阻尼层厚度的影响分析第47-50页
        5.3.2 阻尼材料弹性模量的影响分析第50-52页
        5.3.3 阻尼材料阻尼比的影响分析第52-54页
    5.4 约束阻尼板结构的减振研究第54-61页
        5.4.1 阻尼层和约束层厚度比的影响分析第55-57页
        5.4.2 阻尼材料弹性模量的影响分析第57-59页
        5.4.3 阻尼材料阻尼比的影响分析第59-61页
    5.5 自由阻尼板结构与约束阻尼板结构的耗能对比第61-62页
    5.6 本章小结第62-64页
6 主副厂房振动传递途径研究第64-77页
    6.1 计算模型及计算方案第64-65页
        6.1.1 计算模型第64-65页
        6.1.2 计算方案第65页
    6.2 副厂房自振特性分析第65-67页
    6.3 主副厂房间振动传递途径和规律研究第67-75页
    6.4 本章小结第75-77页
7 结论与展望第77-80页
    7.1 结论第77-78页
    7.2 展望第78-80页
参考文献第80-8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第84-85页
致谢第85-86页

论文共8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水库实时防洪调度方案快速生成技术研究
下一篇:变密度拓扑优化方法及其在弧形钢闸门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