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5页 |
1.1 工程机械伸缩臂结构概述 | 第12-18页 |
1.1.1 伸缩臂式工程机械 | 第12-13页 |
1.1.2 伸缩臂结构 | 第13-16页 |
1.1.3 常用伸缩臂截面形状 | 第16-18页 |
1.2 伸缩臂强度分析研究现状 | 第18-21页 |
1.2.1 解析计算方法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1.2.2 有限元分析方法研究现状 | 第19-21页 |
1.3 伸缩臂结构优化研究现状 | 第21-23页 |
1.4 课题研究意义与内容 | 第23-25页 |
1.4.1 研究意义 | 第23页 |
1.4.2 课题研究内容 | 第23-25页 |
第2章 六边形截面伸缩臂强度解析计算模型研究 | 第25-45页 |
2.1 伸缩臂接触区应力分析 | 第25-28页 |
2.2 整体弯曲正应力计算模型 | 第28-32页 |
2.2.1 滑块支反力计算 | 第28-31页 |
2.2.2 整体弯曲正应力 | 第31-32页 |
2.3 局部弯曲应力计算模型 | 第32-38页 |
2.3.1 载荷按滑块整个表面均匀分布 | 第36-37页 |
2.3.2 载荷按滑块棱边分布 | 第37-38页 |
2.3.3 载荷沿滑块边部狭窄区域分布 | 第38页 |
2.4 结果比较 | 第38-43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第3章 八边形截面伸缩臂有限元分析及应力测试 | 第45-62页 |
3.1 八边形伸缩臂结构形式 | 第45-48页 |
3.2 八边形伸缩臂接触分析 | 第48-55页 |
3.2.1 八边形伸缩臂有限元模型 | 第48-53页 |
3.2.2 分析结果 | 第53-55页 |
3.3 应力测试实验 | 第55-58页 |
3.3.1 实验仪器 | 第55-56页 |
3.3.2 测试过程 | 第56-58页 |
3.4 结果比较 | 第58-61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4章 平衡力系边界条件子模型法开发及其在伸缩臂分析中的应用 | 第62-87页 |
4.1 传统子模型法 | 第62-69页 |
4.1.1 传统子模型法简介 | 第62-64页 |
4.1.2 传统子模型法分析步骤 | 第64-67页 |
4.1.3 传统子模型法数据流向 | 第67-68页 |
4.1.4 传统子模型法有限元理论 | 第68-69页 |
4.2 平衡力系边界条件子模型法 | 第69-78页 |
4.2.1 分析原理 | 第70-72页 |
4.2.2 新子模型法分析步骤 | 第72-73页 |
4.2.3 算例——带孔八边形箱梁受压缩弯曲的应力集中问题 | 第73-78页 |
4.3 SQZ4000A伸缩臂接触区域应力分析 | 第78-86页 |
4.3.1 子模型法分析 | 第78-79页 |
4.3.2 结果比较 | 第79-86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86-87页 |
第5章 八边形截面伸缩臂滑块几何参数研究及结构优化 | 第87-100页 |
5.1 八边形截面伸缩臂滑块几何参数研究 | 第87-91页 |
5.1.1 滑块宽度对臂体应力影响分析 | 第87-90页 |
5.1.2 滑块长度对臂体接触区域应力影响分析 | 第90-91页 |
5.2 伸缩臂结构优化 | 第91-96页 |
5.2.1 分析流程 | 第91-93页 |
5.2.2 伸缩臂优化设计变量 | 第93-95页 |
5.2.3 伸缩臂优化状态变量 | 第95页 |
5.2.4 伸缩臂优化目标函数 | 第95-96页 |
5.3 优化结果 | 第96-99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99-100页 |
结论 | 第100-102页 |
参考文献 | 第102-110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110-111页 |
致谢 | 第11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