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机器人技术论文--机器人论文

面向隧道救援的悬挂式轨道机器人系统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6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9-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2页
    1.3 移动机器人定位技术第12-14页
    1.4 论文结构安排第14-16页
第二章 悬挂式轨道机器人机械结构设计第16-23页
    2.1 系统设计要求第16页
    2.2 轨道机器人机械结构第16-19页
        2.2.1 车体结构设计第16-17页
        2.2.2 同步轮设计第17-18页
        2.2.3 轮轴设计第18页
        2.2.4 驱动轮设计第18-19页
    2.3 电机选型第19-21页
    2.4 轨道及路标结构设计第21-22页
        2.4.1 轨道结构设计第21页
        2.4.2 路标结构设计第21-22页
    2.5 本章小结第22-23页
第三章 悬挂式轨道机器人系统设计第23-32页
    3.1 系统总体设计第23-24页
    3.2 数据采集系统第24-27页
        3.2.1 速度检测电路设计第24-25页
        3.2.2 惯导传感器电路设计第25-26页
        3.2.3 路标检测模块第26页
        3.2.4 超声波测距模块第26-27页
        3.2.5 环境监测采集模块第27页
    3.3 电气系统第27-30页
        3.3.1 驱动电路第27-28页
        3.3.2 电源管理电路第28-29页
        3.3.3 电压电流检测电路第29-30页
    3.4 通信系统第30-31页
        3.4.1 CAN总线电路设计第30页
        3.4.2 无线模块第30-31页
    3.5 电路板PCB设计第31页
    3.6 本章小结第31-32页
第四章 轨道机器人多传感器融合定位方法研究第32-49页
    4.1 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理论第32-34页
    4.2 轨道机器人定位坐标系第34页
        4.2.1 轨道坐标系第34页
        4.2.2 机器人自身坐标系第34页
    4.3 基于光电传感器的轨道机器人区间定位研究第34-39页
        4.3.1 区间及区间组定义第35页
        4.3.2 路标子区间编码特征第35-37页
        4.3.3 路标区间编码及路标区间组第37页
        4.3.4 数据组匹配定位算法第37-39页
    4.4 轨道机器人区间内定位模型分析第39-44页
        4.4.1 轨道机器人的运动模型第39-41页
        4.4.2 状态方程的建立第41-42页
        4.4.3 测量方程的建立第42-44页
    4.5 数据融合定位算法研究第44-48页
        4.5.1 Kalman滤波器的设计第44-45页
        4.5.2 基于卡尔曼滤波的多传感器数据融合定位算法第45-48页
    4.6 本章小结第48-49页
第五章 软件实现及实验验证第49-56页
    5.1 系统控制结构第49-51页
        5.1.1 主控制器程序流程第50-51页
        5.1.2 数据融合流程第51页
    5.2 实验环境第51-52页
    5.3 基本性能实验第52-53页
        5.3.1 重复停靠实验第52页
        5.3.2 路标检测实验第52-53页
    5.4 定位实验第53-55页
        5.4.1 速度测量对比实验第53-54页
        5.4.2 惯导传感器全局定位实验第54页
        5.4.3 多数据融合全局定位实验第54-55页
    5.5 本章小结第55-56页
总结及展望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6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60-61页
致谢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下肢康复机器人机构设计及运动分析
下一篇:隧道巡检机器人的稳像平台控制系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