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9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2页 |
1.3 概念界定 | 第12-13页 |
1.3.1 农村幼儿园教师 | 第12页 |
1.3.2 教师继续教育 | 第12-13页 |
1.3.3 农村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 | 第13页 |
1.4 文献综述 | 第13-16页 |
1.4.1 国外研究 | 第13-15页 |
1.4.2 国内研究 | 第15-16页 |
1.4.3 对已有研究的相关分析 | 第16页 |
1.5 研究设计 | 第16-19页 |
1.5.1 问卷调查法 | 第16-17页 |
1.5.2 访谈法 | 第17-19页 |
第2章 调查结果分析 | 第19-42页 |
2.1 教师的基本情况分析 | 第19-29页 |
2.1.1 农村幼儿园教师男女比例 | 第19页 |
2.1.2 农村幼儿园教师编制、职称 | 第19-21页 |
2.1.3 农村幼儿园教师年龄和教龄情况 | 第21-23页 |
2.1.4 调查对象的学历情况 | 第23-25页 |
2.1.5 调查对象的所学专业 | 第25-26页 |
2.1.6 调查对象取得幼儿教师资格证情况 | 第26-29页 |
2.2 教师对继续教育的认同度及需求 | 第29-35页 |
2.2.1 教师对继续教育的认同度分析 | 第29页 |
2.2.2 调查对象参加继续教育的动机 | 第29-30页 |
2.2.3 喜欢的培训方式 | 第30-32页 |
2.2.4 教师感兴趣课程类别 | 第32-33页 |
2.2.5 教师期待提高的能力 | 第33-34页 |
2.2.6 教师更喜欢的培训老师类型 | 第34-35页 |
2.3 继续教育的现状 | 第35-39页 |
2.3.1 教师参加学历教育情况 | 第35-36页 |
2.3.2 外出学习的频率 | 第36页 |
2.3.3 园内教研频率 | 第36-37页 |
2.3.4 经历过培训课程的类型 | 第37-38页 |
2.3.5 经历最多的培训形式 | 第38-39页 |
2.4 教师对参加的继续教育的总体评价 | 第39-40页 |
2.4.1 培训内容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实践性 | 第39-40页 |
2.4.2 教师对园内教研的满意度 | 第40页 |
2.5 小结 | 第40-42页 |
第3章 保定市农村幼儿教师继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 第42-47页 |
3.1 来自教育主管部门的问题 | 第42-43页 |
3.1.1 缺少对农村各性质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差别化扶持 | 第42页 |
3.1.2 给予教师参加培训机会较少且不均衡 | 第42-43页 |
3.1.3 缺乏对培训实施过程的深入监管 | 第43页 |
3.2 来自培训机构的问题 | 第43-45页 |
3.2.1 培训内容与实际结合度较低 | 第44页 |
3.2.2 培训内容缺乏层次性 | 第44页 |
3.2.3 忽略教师的主体性 | 第44-45页 |
3.3 幼儿园及教师方面的问题 | 第45-47页 |
3.3.1 不够重视继续教育 | 第45页 |
3.3.2 缺少二次培训 | 第45页 |
3.3.3 教师缺乏自我教育和自我反思 | 第45-47页 |
第4章 改进保定市农村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的建议 | 第47-50页 |
4.1 从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角度出发 | 第47-48页 |
4.1.1 加强对农村幼儿园教师的保障 | 第47页 |
4.1.2 建立和完善农村幼儿教师全员培训机制 | 第47-48页 |
4.2 从培训学校的角度看 | 第48-49页 |
4.2.1 培训要结合本土实际 | 第48页 |
4.2.2 培训要分层分级 | 第48页 |
4.2.3 发挥学员教师的主体性地位 | 第48-49页 |
4.3 从幼儿园及教师自身的角度看 | 第49-50页 |
4.3.1 幼儿园管理者要重视继续教育 | 第49页 |
4.3.2 教师要重视自我教育 | 第49-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5页 |
附录 1 | 第55-58页 |
附录 2 | 第58-59页 |
附录 3 | 第59-60页 |
附录 4 | 第60页 |